蹬蹬……
陳淵向前兩步走到來擺放整齊的零件面前,仔細看了一遍,隨后轉身看向身后的張來和陳小奇,道:“你們先看圖紙,想一下怎么做,需要什么樣的工具,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進行,你們都可以提出來,我們會盡所有的能力滿足你們。”
“是!”
張來和陳小奇同時回答道。
在他們心中對陳淵帶著極大的感激,如果不是他的緣故,他們都已經打算放棄這一行了,現在是回報陳淵的知遇之恩,也是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候。
“開始吧。”
“是!”
張來和陳小奇走過零件前,拿起對應的每一個零件的圖紙,一起研究起來。
“這里的內徑35mm,上下的公差是15微米內,如果跟另外一組零件配合……”
“如果采用常規的組裝方式,它們的外層受損,影響精度,得需要輔助才行......”
“這部位非常關鍵,需要同時配合,必須在同步的情況下進行,才有可能配合完美......”
“還有這個位置......”
兩人對著圖紙低聲議論起來,將自己看法與對方交流一下。
陳淵之前他們說了,在這一塊他們兩個負責,這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次挑戰。
如此高精度的組裝,他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因此非常的謹慎。
剛才的專家說了,在組裝的過程中,不能出現損傷,否則會影響成品最后的精度。
陳淵站在看一邊看他們仔細討論,想了一下開口道:“以后這些零件是誰做的,都作上標志,作為你們的功勞。”
這話一出,周圍的人都愣住了!
旋即個個詫異的看著陳淵。
不符合規定啊!
其實在古代已經有這個制度,并不是現在才有,至于為什么現在一直沒有推行開,原因很復雜。
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哪怕是軍工企業有時候都存在這個弊端,比如包什么的,很多東西都是由部門領導了算,技工是沒有資格發言的,好好干活進行。
技工只要負責將圖紙上的零件按照規格做好就行,其他方面的事情跟你沒有任何關系。
也就是說技工永遠是站在背后,沒人知道的人。
外面的人只知道這個零件,但是個零件怎么來,誰做的,沒人理會這些。
不像其他的專業人員,比如服裝設計師,這是某某大師設計,在比如某款汽車是某某設計師的手筆,再比如某款首飾是某位藝術大師經典之作……
這些都是貼上個人標簽的。
而最底層的制作工人是沒有的,曾經有些老師傅干了一輩子,最后別人頂多只知道有這么一個人,但是他做了什么,沒人清楚。
如果按照陳淵這樣執行,等于是打破了這些行規,技術工人的地位一下提高而來。
當人家看到零件的時候,看到上面的標志,個人制造的零件,代表什么?這就是烙印!
這種意義對一個制造者來說,太過重大了。
眾人激動的眼神看著陳淵,心中像是翻起一團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