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勢力設計的那些零件,多數是為了適配自己的武裝直升機,單獨賣給阿三的時候,也不會進行太多的改裝。
結果阿三是原型機造出來后,依舊超重了很多。
于是,他們又開始了漫長的減重工作,想辦法從各種地方減輕重量,甚至連一些只為了提升性能的設備都拆了下來。
可到了最后,依舊有200千克的多余重量無法去掉,大概少攜帶了10枚ar2空地導彈。
最后,在多方評估之下,lch武裝直升機的建造計劃宣布破產,無數研發經費打了水漂,最終只能選擇牛仔國的ah64e阿帕奇。
而且,他們還讓牛仔國狠狠的宰了一筆。
被人知道了無法自主研發,在談判桌上就是這么被動,別人可以漫天要價,你卻只能想辦法如何將這個窟窿填補上。
這就是武器裝備受制于人的結果。
在場的很多大佬,也非常擔心這個問題。
各個專家對陳淵的設計圖做出了非常專業的評價,給出的可行性分析也十分不錯,但軍部的大佬們心中還是有一些擔心。
那設計圖上的數據看上去太完美了,就像假的一樣。
陳淵開口說道:“機身重量與設計圖沒有太大出入,在不包括旋翼與尾槳的前提下,19米88,到達旋翼頂端整體高度,5.15米,空重也符合預期,6.38噸。”
聽了陳淵的話,在場的軍部大佬無不滿意的點了點頭。
機身的長度已超過了阿帕奇的17.76以及米28n的16.8米,這也是高度更大的情況下,依舊不會顯得臃腫,而是在一個十分理想的范圍內。
畢竟,直升機并非越大越好,而是需要看設計的。
直升機機體設計,不僅要考慮合理的氣動布局,還需要對每一個部位的重量進行分配,這樣才能在它起飛后,有一個更好的飛行狀態,不至于出現問題。
而且還要考慮最大的一個問題,發動機提供的動力能否讓其起飛。
更為龐大的體型,代表著更多的設備,能夠攜帶更多的武器裝備,就算改成運輸機,也能夠搭載更多的物資與人員。
這些都是需要看發動機提供的升力能否承載。
軍部的大佬們雖然不懂發動機的制造,但也都清楚,炎國在發動機制造工藝上,落后牛仔國等勢力很多。
發動機出力不夠,也是限制武直10提升戰斗力的主要原因。
現在,一個比武直10更大,載重更多的武裝直升機出現,那發動機真的能夠與之匹配么?
當初看到設計圖時,眾人都被那恐怖的數據嚇了一跳,但冷靜下來后,他們心中也多了一些疑問。
如此強大的發動機,真的能夠造出來么?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這可是飛躍式的進步。
不過,等到一會試飛,發動機的問題就會有一個答案,現在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
另外一個大佬看著陳淵,鄭重的問道:“防護裝甲測試怎么樣,能抵擋重機槍的正面掃射嗎?”
關鍵的問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