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哥,你還真把瑞星化肥廠給拿下來了啊?”
當楊洛將自己引以為傲的租賃合同擺在王朝陽面前的時候,卻讓王朝陽憂心忡忡起來。
畢竟國資辦都沒有運營好的廠子,難不成放到楊洛手上就能起死回生不成?
“那是當然,你以為我是開玩笑的啊?”
“小楊哥,有些話可能你不愛聽,但我還是得說。這廠子真碰不得,稍有不慎那可是會粉身碎骨萬劫不復的。”
相信有王朝陽這種擔憂的大有人在。
在王朝陽的眼中,楊洛和自己一樣,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術沒技術,要關系也沒關系,最好的出路就是去外地老老實實的打工。
經營廠子別的暫且不說,單單就啟動資金一百萬,就是一個不知道多少人聽了都能腿肚子鉆筋的數目。
萬一廠子沒有達到既定的效益,又或者缺乏管理經驗到時候虧得血本無歸,往后暫且不說,就現在的一百萬就足以讓楊洛死無葬身之地。
“我既然敢做,那就一定有把握。你現在按照這個名單,逐一通知以前瑞星化肥廠的員工,明天早上九點在廠子召開復工大會。”
楊洛把從馮鞏青手中得來的員工名單遞給了王朝陽,上面有那些員工的詳細住址和聯系方式。
“另外告訴他們,明天早晨九點沒有準時到場簽到的員工,廠子將視為自動離職處理。”
“還有,將這篇稿子移交給泗水縣發行量最大的一家報刊,我要拿下未來三天新聞報紙的頭版頭條,讓所有人都知道,瑞星化肥廠將要正式復產。”
楊洛又將先前自己親自撰寫的一篇新聞稿一并交給了王朝陽,準備借用報紙作為宣傳媒介,為瑞星化肥廠的復工復產造勢。
看著楊洛說得頭頭是道井井有條,可不像是頭腦發熱的一時沖動。
尤其是楊洛眼神里面不經意間透露出的那種自信,更是讓王朝陽覺得,瑞星化肥廠在楊洛的手上說不定真能再創輝煌。
……
第二天一大早,瑞星化肥廠原本的一百三十五名員工,無一缺席。
之前廠子因為入不敷出停工這么長時間,也算是給他們敲響了警鐘。
如果廠子不能維系下去,他們全都得待業在家。
這也讓楊洛看見他們對這份工作的在乎,更堅定了能帶領瑞星化肥廠走出困境的決心。
楊洛也借此機會正式表明了化肥廠接下來的基本運營思路。
主要以集中生產,分散銷售的方式,率先打開泗水縣周邊的供應渠道。
對外,將在各個鄉鎮以及生產大隊建立直銷點,并且免費提供技術支持,徹底拋棄原有農技站的代銷模式。
對內,在職員工將實施嚴格的上下班打卡制度,本著多勞多得的基本方針,用每月對優秀員工給予獎勵的方式,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就這樣在楊洛的號召下,停產三個月的生廠車間,終于再次傳出了聲音。
僅僅第一天,瑞星化肥廠便生產磷肥碳氨尿素在只開放了兩個生廠車間試運行的情況下,便達到了以往整個工廠全天的生產總量。
生產效率的提升可謂是立竿見影。
更可喜的是,瑞星化肥廠復工的第一天,所生產的全部化肥,均在第一時間銷售一空。
由于是廠家直銷的關系,所以資金可以在第一時間回籠。
“小楊哥,你猜我們今天賺了多少錢?”
一直為了廠子的事情忙前跑后的王朝陽,在見到手中大把大把鈔票的時候,終于忍不住笑了起來。
也是直到現在,他原本懸著的心,才稍稍落了下來。
楊洛認認真真的記錄著今天的數據,抬頭看了王朝陽一眼。
“瞧你這德行,這點兒錢就能把你給樂成這樣。”
王朝陽將手中所有的錢放在楊洛辦公桌上,一屁股坐在旁邊的凳子上。
“除去成本,今天純利潤就有七千八百多塊,照這個趨勢下去,一個月那不得二十幾萬!”
試想一下,僅僅一天的收入就差點破萬,這是王朝陽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