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啊,這一次上面對我們的工作可是相當的重視,我們一定不能讓他們失望啊。”
在前往楊家碾的路上,馮鞏青顯得信心十足,畢竟自己手上可是握著減免農稅的紅頭文件,他還就不相信有這文件開路,工作還會舉步維艱。
不過大概是因為有了之前撞南墻的經驗,即便現在手上已經有了文件開路,楊洛卻依然對工作的順利開展,不抱過分的希望。
也正是因為有了上一次遭遇滑鐵盧的經驗,讓楊洛明白他們根本就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當地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因為土地是他們耐以生存的根本,那就是農村人的命,離開了土地就像魚離開了水一樣沒辦法生存。
雖然說現在上面的文件已經落實下來,答應免除所有參與到旅游文化基地建設中土地的農稅。
可回過頭好好想想,卻依然沒有辦法解決他們沒有了土地,就沒有收入來源的本質。
如果這個問題不能得到解決的話,楊洛相信,旅游文化基地,就注定不可能成功。
果不其然,雖然這一次馮鞏青直接帶來了文件,并且詳細闡述了文件的具體內容。
但最終愿意支持工作的人卻依然寥寥無幾,其中大多數還是看在楊學成的面子上,才拿出那幾畝不出糧食的貧瘠土地。
這可把馮鞏青給急壞了,原本以為只要能解決農稅的問題,工作就能自然而然的順利展開。
可誰曾想,現在農稅的問題倒是解決了,但人家卻依然無動于衷,氣得馮鞏青整張臉都綠了。
不過這會兒楊洛卻想到了一個相對比較合理,并且可以解決問題的辦法。
“馮書記,去年咱們泗水縣的人均年收入是多少?”
馮鞏青斜眼看著楊洛,顯然是因為心情原因而有些不愿意回答。
“馮書記,你先不要著急,咱們這不是正在想辦法嗎?”
楊洛坐得靠近了一些,抽出一根兒煙遞給了馮鞏青。
“這個我記不太清楚了,不過整體不超過五百塊錢,問個這個干什么?”
“也就是說,其實農村年平均收入應該會更低對吧?”
楊洛若有所思的繼續問道。
“那是當然的,甚至有的地方城鎮人口收入是農村人口的兩倍以上。”
“馮書記,你覺得我們在楊家碾成立一個以旅游基地為依托的合作社,然后用租賃的方式獲得大家手中的土地使用權,這個辦法怎么樣?”
楊洛覺得,想要讓旅游基地順利建成,勢必就需要解決大家的生計問題。
如果以相對合適的價格,支付大家一部分土地使用的租金,如此一來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讓大家心甘情愿的拿出土地呢?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把土地租賃給合作社,不僅不用交農稅,而且還能坐享其成,每年都能拿到合作社使用土地的租金,何樂而不為呢?
至少楊洛覺得,這個辦法在理論上有一定的可行性!未嘗不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