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南秋酒廠能夠有和嘉士伯這樣的國際知名品牌,取得合作關系的可能。
自然是不可能像龍幼萱所說的那樣輕描淡寫。
誠然,現在國內的市場確實十分龐大,而且有待開發。
看上去這其中應該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對于這些大品牌來說,想要迅速占領市場似乎也無可厚非。
就好像當前正在沿海一些經濟相對比較發達的地方,正在成為一種流行的肯德基一樣。
而毫不夸張的說,不僅是南秋酒廠,恐怕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為什么偏偏南秋酒廠就能如此順利的引入嘉士伯呢?
雖然南秋酒廠斥資千萬,確確實實有足夠的吸引力,至少在當前的國內是這樣。
但是卻不能否認這是一個沒有任何底蘊的新廠,嘉士伯在與之合作之前相信不可能不綜合考量。
但即便如此,南秋酒廠還是拿到了和嘉士伯的合作可能,原因其實還是龍幼萱。
如果不是龍幼萱以龍幼林跨國集團的名義,向嘉士伯發出推薦信的話,對方又怎么會重視這一個剛剛建成的新廠呢?
楊洛現在完全沉浸在能夠與嘉士伯合作的美好憧憬當中,自然是沒有認真思考這些問題。
“廠長,不知道你有沒有仔細看過嘉士伯的合作意向書啊?”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龍幼萱雙手負背,看著臉上掛著笑容的楊洛問道。
“嗯,看過了,你應該是在擔心我們的生產規模吧?我已經大概計算過了,等到我們南秋酒廠完全建成之后,應該就能符合他們想要的生產規模。而且,到時候如果市場反響比較好的話,我們還可以在更多地方,建立更多新廠嘛。”
有了嘉士伯這樣一個強而有力的品牌作為支撐,現在楊洛仿佛已經看見了前方一片光明。
畢竟作為過來人,他知道,在未來啤酒將會有多么龐大的市場需求。
不過此時龍幼萱卻停下了腳步,雖然有的事情現在說出來可能有點掃興,不過她還是覺得這一盆冷水有必要提前給楊洛兜頭潑下。
要不然到時候出現的現實與設想不符,她有些擔心楊洛沒辦法接受這樣巨大的心理落差。
“廠長,我覺得吧,我們還是不能過于樂觀。即便我們現在已經找到了最佳的合作品牌,但是這卻并不代表,我們的潛在客戶會接受我們的品牌。”
龍幼萱通過之前,自己在將嘉士伯的合作意向書帶回廠子的時候,除了楊洛以外別人的反應就能看出,嘉士伯或者應該說啤酒會更為恰當,在現在大多數人的心中根本就沒有概念。
所以除了楊洛會因為嘉士伯的到來感到驚喜以外,其余人根本就無動于衷。
說白了,現在想要利用啤酒推動酒廠的發展,就勢必將要讓廣大的消費者了解啤酒,并且逐漸接受它。
而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是所謂的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在這個過程中,酒廠的銷售應該也會逐漸增加,即便現在已經采用了捆綁式的銷售模式,卻依然不可能出現井噴式的爆發。
聽了龍幼萱的話之后,楊洛也終于從美好的幻想中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