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現在薛家剛剛遭遇重創,想來只要我們態度足夠誠懇的話,對方應該會同意才對。”
在場的一些人提出了恢復和薛家之間的合作往來,以確保陳家未來的良好發展。
“我贊同,現在薛家以前的家主薛耀陽已經主動引咎辭職,薛耀祖重新接任了薛家,就連薛齊也被派遣去了國外,整個薛家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現在主動上門尋找合作的契機,應該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問題。”
大多數人這個時候都看到了雙方之間繼續合作的可能。
只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但之前雙方之間撕破臉也是不爭的事實。
盡管之前是薛家主動在制造謠言,但同時暴怒之下的陳家倒是也并沒有坐以待斃,他們也展開了一系列的反擊,不過收效甚微。
但是這一切卻都被薛家看在眼里。
現在想要繼續合作,大家伙兒都覺得有些拉不下這個臉。
畢竟如果對方也一樣能夠意識到合作雙贏的話倒還好說,可對方要是依然沒有與陳家合作的意向,可不就得吃閉門羹了嗎?
況且,在這種事情上,誰表現得更加主動,誰就是更有迫切需求的一方。
對方就更是會以此為心理優勢,在陳家面前表現得肆無忌憚。
“嗯,我也正有此意,那現在誰愿意出面搭建雙方之間的合作橋梁呢?”
陳壽年深吸口氣,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可這會兒,剛剛還侃侃而談的一些人全都很自覺的低下了頭。
道理誰都懂,可這要去和薛家談合作,誰都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稍微有點兒腦子的人就不難看出,之前薛家在決定制造那些不實言論的時候,極有可能就已經做好了不再與陳家有任何瓜葛的準備,畢竟在那樣的消息一經散布之后,雙方之間的合作渠道就已經徹底封死。
更何況,現在薛家掌事的人從薛耀陽變成了薛耀祖,以前的薛耀陽他們多多少少還算有幾分熟悉,可是薛耀祖卻著實沒有什么了解。
所以自然而然,誰也不愿意去碰一鼻子灰。
就在陳壽年掃視一圈,也沒有見到有什么人主動請纓的時候,突然人群中有人提議道。
“要我說,解鈴還須系鈴人。我們陳家和薛家之間的合作是因為陳興華而起,也是因為陳興華而滅,我想在整件事情中,她必須要承擔主要責任,這應該沒有任何人有任何異議吧?”
“現在為了家族長遠發展的考慮,而且就以前陳興華和薛齊之間的關系而言,早就已經算是半個薛家人,這一次重新恢復雙方之間的合作,這個人非陳興華不可。”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即便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上一次薛齊和陳興華之間的事情,陳興華根本就不是過錯的一方。
但是就偏偏有這么一批人,他們不看過程只看結果。
結果就是陳家因為陳興華失去了和薛家之間的合作機會,既然這樣的話,那就理應由陳興華主動登門致歉,恢復雙方之間的正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