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有些人喝不慣,姚亮提前打個招呼。
“行啊,那就試試普洱?”老王看向陳建國。
“那正好,泡一壺喝喝看。"
陳建國倒是此道高手,聞言連忙點頭。
姚亮泡了茶,端著過來,笑著說道:“陳主任,王董你們先喝著,有事喊我。”
說著。
他看向校長:“俱樂部那邊的事情,我有點不太明白,咱倆出去聊聊?”
校長自然明白這只是借口,連忙點
起走了出去。
看著姚亮的背影,
老王和陳建國都笑了起來
老王先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味道還真不錯。”
“哈哈,他這個人,總喜歡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說著話。
陳建國對老王笑著提起了自己跟姚亮認識的經過.....
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這樣,
聊天有一個共同話題,拉近關系的速度就很快。
兩位大佬談了什么,姚亮根本沒興趣知道。
他只是做個中間人,能不能談成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很快。
兩位大佬談完了,要各自離開。
“兩位,一點菲洱你別嫌棄”姚亮隨手把從倉庫里拿來的普洱遞給陳建國。
“多謝了。”
陳建國沒多想,隨手把茶葉遞給身邊的錢冰。
老王也是,茶葉直接扔給兒子。等上了車離開,他這才拿過那個茶葉看了起來。
“咦?"
老王看著上面內飛有些舊,仔細一看,同昌號,
再仔細一看內飛內容:“二十三四十年代茶,這七八十年了,難怪味道不錯,還真是謙虛了。"”
“怎么了,爸。”校長有些詫異的問。
“這茶不錯。”
老王心說,這一塊茶可是難得啊,自己還的找個機會還回去啊,
姚亮可不知道這些,送著幾人離開,他便收拾了一下回了自己九間堂的別墅。
殊不知。
校長這邊,在聽說了姚亮送給老王一塊同昌號的普洱茶之后,都已經無語了。
這同昌號的來歷可不簡單。
這家商號創設于同治七年,曾經在清末民初停廠歇業。
一九二一年左右,很多茶莊商號在易武茶區復業或新創茶號。
其中有朱宮寶茶商在易武大街,重新創立同呂號茶莊,繼續生產易武正山普洱茶品。
到了二九年時,普洱茶的年產量為四百多擔。
茶廠規模也相當大,但可惜的是,那時所制造的產品已經看不到了
只留下茶莊名號和簡單的文字資料
約在三零年左右,同昌號茶莊更換了主人,由商人黃文興接手主持業務運作。
茶莊易主的初期,仍然是以同昌號的商標發行茶品,只是在茶品內飛的落款,改為主人黃文興謹白。
而隨著這位茶莊老板則犧牲在反動派的手中,一代名茶同昌黃文興也隨之斷了香火,如今僅能在拍賣場上尋覓。
這就是傳奇的同昌號茶莊。
因為存在的時間不長,而且距離今天的日子很遠,并沒有太多流傳出來。
雖然這個東西的真實價值,無法來證。
但問題在于。
這東西本身就是老物件。
這就尷價了。
老王想要給姚亮回禮,責任自然就落在了校長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