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其他朋友呢,再不濟找認識的人?這么做毫無意義,并且會欠人情,還不如在網上預約個代駕司機,但找代駕司機,同樣存在如何體面地把麻袋運出去的問題。
她在公司里一切都是風光的,不能在細微之處留下任何遭人指點的把柄。
前后思考,左右權衡,付甜甜決定聯系嚴諄清。
“諄清,我現在遇到點麻煩,能麻煩你過來嗎?”她并不知道嚴諄清此刻在哪,也許遠在千里之外,但她才不管,他不是一直撩她表真心么,讓他表現的時機到了。
“寶貝,給我一個小時時間。”
“好啊。”
付甜甜回到工位,把信藏在文件下看。信是用鉛筆寫的,像是小學生寫的,口吻是母親的口吻,翻到背面,果然寫著代筆:茜茜。
她父母不大會用智能手機,打字還不如二成叔,他們的聯系基本上是靠打電話。事實上電話打的也不是太多,付甜甜下班時父母都已睡覺了,就算還沒睡,也不敢給她打電話,怕被“訓”不注意休息。
可白天交流,也只有趁付甜甜中午吃飯的一個半小時時間,還要在她身旁沒有熟人的情況下,付甜甜不想讓同事聽到她講方言,更不想讓同事知道她是哪里人。
如果碰巧父母在她不方便的時候打來電話,付甜甜會直接摁掉,告訴父母她在開會。
“忙”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最常用的,也最管用,能立即讓父母閉嘴的借口。
相比之下,父母比她忙多了。前些年,父母身體還硬朗的時候,父親白天會去工地上做小工,母親在一個小學食堂里幫忙買菜做飯。別人說他們:“女兒都工作賺錢了,好歇著玩玩了,反正女兒是嫁人的,你們沒命地忙活,最后還不都是陪給婆家,人家生女兒是為了享福,你們倒把女兒當兒子養,要招上門女婿啊。”
她母親道:“我們不招女婿,我們就把女兒當兒子養,能掙一點是一點。”
付甜甜這個沒念過幾天書的母親用一輩子的勤勞換來自己對女兒的問心無愧,她沒文化但存著大智慧,在信里提醒付甜甜要跟同事搞好關系,吃點虧沒關系,一個人在城市打拼,還指著同事領導幫襯呢,犟脾氣會得罪人,有委屈跟家里講。
這是父母第一次給她寫信,第一次說這樣的話,第一次寄東西來,假如說跟在火車站偶遇王青青不存在關系,付甜甜絕不相信。
小縣城里的婦女多樸實,想到的是用土特產來“討好”人,以為讓那些人獲得點“利益”,他們就會“看得起”她的女兒一點。
付甜甜哽咽著很快把信的內容看完了,大部分內容沒有實質性要緊的,也沒有邏輯性可言,倒像是母親說一句,茜茜寫一句,嘮嘮家常。她都能想象出當時的場景:茜茜在早點鋪里吃早飯,在豆漿、包子旁邊放著筆和紙,母親邊忙活邊跟茜茜說話,有客人來了中斷一下,客人走了,想起來一句,就寫一句。
而在信的最后,母親卻用很長的語言說了一件事:縣城里的連鎖早餐店越來越多,都是統一配送的現成的,在外賣平臺上凌晨四點開始就能全城配送。
他們開始不想進外賣平臺,因為要抽成,但是不進平臺不行,現在的年輕人,哪怕是生了孩子的小夫妻都喜歡點外賣,下雨下雪的多方便,這是將來的趨勢,做生意的要順應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