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畫面中打出了今天雙方的首發陣容。
中國隊出場陣容:23-汪大雷;2-任浩、3-孟方、5-**鵬、17-章程東;10-鄭振、15-吳希;8-蔡輝慷、7-武雷、16-孫克、9-江晨曦。
韓國隊出場陣容:23-金鎮炫;5-郭泰輝、19-金英權、20-張賢秀;3-金珍洙、6-樸柱昊、16-寄誠庸、10-南泰熙、22-車杜里;7-孫興慜、18-李庭協。
2015年1月31日,澳大利亞當地時間下午五點整,隨著烏茲別克斯坦主裁判伊爾馬托夫的一聲哨響,第16屆亞洲杯決賽,中國隊VS韓國隊的比賽在悉尼體育場正式打響。
……
韓國隊先開球,他們利用這個機會,從比賽一開始就向中國隊的球門發起攻擊。
提起韓國隊,亞洲之外的球迷對這支球隊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從2002年韓日世界杯開始的,韓國足球的風格比較鮮明,就是利用自己的體能和精神在瘋跑,踢得很有侵略性,球風粗野,還有就是總是喜歡耍小手段。
中國球迷對韓國隊的最強烈的印象就是,這支球隊戰術執行力很強,非常有斗志。
中超有球隊第一次和韓國K聯賽球隊踢過之后的最大的感覺是,韓國人非常能跑,能跑死人,帶的你只能夠跟著他們的節奏,然后被壓迫的喘不過氣來,不知不覺就發現,自己沒有體能了。
韓國隊主教練施蒂利克仔細研究過中國隊的戰術,他將中國隊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江晨曦發揮威力前的中國隊,一個是江晨曦開始發揮威力的中國隊。
他注意到,因為和隊友缺乏默契,或者直白的說,中國隊的其他球員還跟不上江晨曦的節奏,所以,中國隊經常需要踢上一段時間才能夠慢慢找到一點點追逐江晨曦的步點。
所以,施蒂利克給韓國隊制定的戰術就是,在中國隊進入到狀態,或者說是在江晨曦開始發揮威力之前,韓國隊爭取早早的進球,并且盡可能的取得比分上更多的領先優勢。
取得領先,最好是兩球以上的領先之后,韓國隊就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的和中國隊周旋,他不相信韓國隊全隊齊心協力還防不住江晨曦。
不過,很快,施蒂利克就發現,這場比賽和他所想象的不一樣……
PS:第2更,照顧孩子去了,多謝大家的理解和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