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已經沒了消息,大家都好像睡著了。
只有楚河仍舊沒辦法冷靜下來。
第二日天明。
楚河早早的進宮上早朝。
“楚賢侄,你面容怎的如此神采奕奕?”
尉遲敬德半路遇到他好奇的問道。
昨日大家隨李二陛下去參拜回來,皆是累的起不來,今日又要早朝,幾乎所有人面上都還帶著幾絲疲倦。
“可能是我年輕吧。”
楚河微微笑著說道。
昨日舞劍完,他一時血脈僨張,過后卻很快入睡,今日晨起時還不帶一絲疲倦。
看來以后每天晚上都可以多練練。
尉遲敬德琢磨了一下,好像確實如此。
現如今百官之中與楚河年紀相仿的只有寥寥幾人。
可能真的是他年老了。
“上朝!”
王公公尖著嗓子喊道。
百官于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李二陛下揮手說道。
接著便是各部門匯報自己的情況。
“陛下,近期已至豐收之際,然雨水并不充沛,多地仍通過水渠來灌溉農田,今年的收成,不容樂觀。”
戶部尚書劉政會擔憂的說道。
民以食為天,每年的這個月,最重要的就是收成的事情了。
百姓收成不好,那么交的稅也就少了,交的稅少了,那么國庫就會空虛。
一但突厥又發生了之前的事情,那情形將非常困難。
“雨水是否充沛的事情,司天臺已經在預測了,先組織各地開通水渠。”
李二陛下淡定的開口說道。
自從他知道了楚河有畝產千斤的紅薯后,對于百姓豐收的事情不再擔心的每一夜都睡不著了。
可是現如今那個畝場千斤的紅薯還沒有完全挖出來。
李二陛下還不能正式的昭告天下。
于是只能先這么說道。
劉政會退回到隊伍中,心中感到非常的奇怪。
按照之前的情況,陛下不該是這種反應,可是陛下已經給了絕斷,他也不好再接著細問。
百官之中,除了了解內情的幾人,其他人也覺得甚是怪異。
“諸位愛卿,可還有什么匯報的?”
李二陛下坐在龍椅上開口問道。
“臣有一事啟奏陛下!”
兵部尚書杜如晦站出來說道。
“準奏。”
李二陛下說道。
“近日邊關有信回報,渭水一戰頡利可汗被鐵面將軍射殺,東.突厥內部為了搶奪可汗之位,已然是亂了陣腳。”
杜如晦一字一句的說道。
“然,頡利可汗的侄子阿史那社爾在三日前,幫頡利可汗的兒子阿史那疊羅支坐上了可汗之位。”
杜如晦接著說道。
“傳聞阿史那疊羅支是頡利可汗所有兒子中最仁慈的一個,也是最好控制的一個。”
杜如晦分析著說道。
“那阿史那社爾豈不是要控制此人!”
“現如今東.突厥已經有了新可汗,他們在渭水一戰中受了不小的傷,下一步很有可能還有行動。”
“這可如何是好!”
群臣議論紛紛。
原以為頡利可汗的死能重傷東.突厥,甚至他們還可能因爭奪可汗之位自己瓦解。
可誰知道阿史那社爾居然舉薦了一個傀儡上位。
其中之用意,太過于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