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最最要命的是,當時楊奶奶就不論見到誰都會做出一副很驚悚的表情,然后問其他人,你看我像不像個人。”
“我姥姥看著楊奶奶那樣,嚇了個半死!就趕緊去叫人來啊。”
“當時村頭有出名的半仙兒,叫做王半仙兒。”
“據說那王半仙兒啊,跟當地的一些出馬仙兒關系挺好的,幫村子頭的人解決了不少事兒。”
“那王半仙來一看就說這羊奶奶多半是沖撞的某位大仙兒,這才染上‘病’了。”
“是那大仙兒附在楊奶奶身上作妖,不肯走哩!”
“王半仙又說,不過沒關系,有個野方子能治這個病。”
“那就是向街坊四鄰討來使用過的舊郵票,郵戳上的地址越遠的越好。”
“把郵票放在盆子里點火燒了,鬧病的人立馬就好了!”
“那天的楊奶奶也許病得嚴重,家人費了好大的勁兒,弄到了幾張郵票。都燒完了,黃大仙兒還附在楊奶奶身上不肯走。”
“我姥姥當時趴在她家的后窗臺上看熱鬧,身上起了不少的雞皮疙瘩!”
“那王半仙一看這事兒解決不了,又想了個辦法。”
“找一個殺業重的人,把犯病的人摁倒了,再拿個縫衣裳的針往她的人中上一扎,這個作妖的東西就告饒了。”
“我姥姥就想起了一個人,他三兒爺。”
“三爺是個殺豬匠!沒得本事沒有,殺起豬來那叫一個得心應手。”
“甭管什么脾性的豬,折騰得再厲害,落到三爺手里,那就是咔咔兩下手起刀落豬頭裂開!”
“三爺也就是咱們現在俗稱的屠夫。”
“三爺手上沾了不少動物的血,可以說死在他刀下的亡魂,沒有1000也有800。”
“眾所周知,動物也是有靈性的,它們能感知到人的身上的殺氣。”
“三爺作為屠夫,身上殺業極重,普通人看不著,可是動物能感受得到!”
“殺氣重的人走路那都是帶風的,所以說三爺來解決這事兒的話,大家也放心。”
“我姥姥的三爺半夜殺完豬立馬火急火燎地就來了。”
“他先從窗戶外邊往屋里瞄了兩眼,對楊家人說:先不忙扎針,我要找找這個小鱉犢子!”
“他轉身繞到柴房去找。”
“老楊在那兒堆了不少柴火,靠墻的地方,堆著幾塊兒做棺材用的厚木板子,用油氈紙蓋著。”
“就是在那兒,三爺兒看見有個黃皮子,像人念經似的,把兩個前爪兒搭在一起,一顫一顫地正作妖呢!”
“當時那黃皮子是背對著三爺的,三爺一看就知道那黃皮子道行不淺。”
“三爺知道會有點棘手,可是他也沒帶怕的,畢竟已經宰了那么多頭豬,屠夫的血性早就已經樹立起來了。”
“那會兒,我姥姥就站在三爺身邊不遠的地方。”
“只見他笑意張狂,先是一個助跑,把手上的殺豬刀掄了一圈,啪的一下抽過去!”
“黃皮子肩上挨了一刀,差點當場斷臂!”
“本來黃皮子是打算還手的,可它盯著三爺上下打量了一圈,又死死盯住三爺手上那把殺豬刀!感受到了那把殺豬刀上的業障!”
"黃皮子最終還是認慫,沒敢還手,知道踢到了鐵板子。"
“它吱吱呀呀叫了幾聲,當場躥出窗戶,頭也不回地跑路了。”
“說來也神奇,就在三爺把那黃皮子砍傷之后,楊奶奶的病立馬就好了,不唱了不跳了,安安靜靜坐在炕上,可是看她的模樣,好像之前發生的事情全都忘得一干二凈。”
“我姥姥當時都以為這件事就這樣結束了,可是沒想到啊……”
“黃皮子可記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