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個人出門的時候我有戴著耳機聽歌的習慣。”
“大家都知道,正常來說,一首歌的時間也就是4分多鐘。”
“我想著2、300米的路程,我就算是龜速,頂天了聽個兩三首歌也應該走出去了吧。”
“但是當我整個列表里的歌都換了十幾二十首了,我還在這條街上走。”
“甚至就連路口的距離都沒有發生過絲毫變化。”
“這時我才斷定,我一定是碰上鬼打墻了。”
“聯想起爺爺告訴我的,鬼節出門在外,不能在晚上嘆氣。”
“我知道,或許是有什么不干凈的東西,纏上我了。”
“我想起一個哥們兒之前遭遇鬼打墻的經歷。”
“他說小時候他遇到過一次鬼打墻,直接照著墻壁尿上一圈,就屁事兒沒有了。”
“我看了下身前身后,果真都沒有人,一咬牙,撒尿就撒尿吧,都是大老爺們兒,也不扭捏之什么。”
“當然,家人們可不要學我啊,這是不好的行為,我也只是遇上了鬼打墻,為了生命安全不得已而為之。”
“我脫下褲子,照著面前那面畫著‘拆’字的紅墻就是一陣放飛自我。”
“別說,年輕氣盛的時候,我也是能迎風尿三丈的選手!”
“在噓噓的時候,我牙癢癢,也不知道到底是煩鬼東西還是煩這個‘拆’字沒有落到自家頭上。”
“滋溜一圈完事兒,我看著墻上冒著熱氣,我也長出了一口氣,尋思著這下應該沒事兒了吧。”
“我提上褲子往街口走。”
“嘿!還真別說,哥們兒教我的招還真特娘的好用,我果然看見自己跟路口的距離越來越短了。”
“就這么走了一陣,2、300米的距離變成了百八十米,情況又發生了變化!”
“我戴著耳機聽歌,忽然就聽見耳機里面的歌卡頓了一下。”
“就像是受到了什么磁場的干擾,導致音頻全部亂掉了一樣。”
“耳機里有兩三秒中沒有歌聲,而是發出那種像觸電一般的‘滋滋滋’的聲音。”
“很快恢復了正常。”
“就在我抬起腳繼續往前走的時候,身后忽然傳來一聲柔柔弱弱的聲音。”
“‘張~~陽~~’。”
“我一開始以為是聽錯了,沒想到那個聲音又來了,就好像站在我身后幾米外,喊我的名字!”
“‘張~~陽~~’。”
“我試著把耳機音量調小,仔細聽,果然,那聲音愈發清晰。”
“‘張~~陽~~’。”
“我給嚇了一激靈!他娘的什么情況啊,這大晚上的,還真就給鬼東西纏上了唄?”
“先是一堵鬼打墻,然后又是鬼點名,他媽的就不能放過我這個累死累活的卑微社畜嗎!”
“我心里也是一陣煩悶,頭也不回的破口大罵了聲:滾犢子!”
“罵完之后我就加快速度往前面走去。”
“果真后面的聲音消停了。”
“其實這也是我從哥們兒那聽來的方法。”
“遇見鬼點名的時候,要么就裝聽不見,千萬別回頭,要么就直接兇神惡煞一點,拿出氣勢,罵罵臟話,朝地上吐吐口水,反正怎么兇狠怎么來。”
“最好是像那誰一樣,拿出‘這瓜保熟嗎?’的氣勢,什么牛鬼蛇神都近不了身!”
“這招奏效之后,我又往前走了一小段路。”
“這時候的我距離那條街的出口已經只有20來米了,我幾乎肉眼可見外面的來往車輛和更明亮的路燈。”
“我以為我就要走出去了。”
“可是!問題他媽的又來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個鬼東西又一個鬼東西的接踵而至,就他媽想害老子這個苦逼打工人!”
“我真的是覺得又好氣又心酸又搞笑,要么怎么說人倒霉起來喝涼水都塞牙呢!”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在我距離出口還有二十米的時候,神他媽從背后莫名其妙伸出一只蒼白纖細的手,拍了拍我的肩膀。”
“這手明顯是一只女人的手,可身后傳來的聲音卻是粗獷無比的男人的嗓音。”
“也就是現在很多小妹妹喜歡的那種帶有磁性的氣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