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妙齡少女對王鎮關施了個萬福,便笑著道:當初夢中驚鴻一瞥,奴婢便對公子青睞有加,如今公子對我更是有有再造之恩,便讓奴婢來好生伺候你吧。”
“話音落下后,那妙齡少女便投入了王鎮關的懷抱。”
“好家伙,那血氣方剛的王鎮關哪受得了這種誘惑,直接抱著妙齡少女回到后院進了屋子。”
“隨后,便是‘那啥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王鎮關與那妙齡少女行魚水之樂時,忍不住想起了曾背誦過的一篇課文。”
“用以形容初次的玄妙感受,最適合不過。”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這么一‘開朗’,就‘開朗’了一整夜。”
“直到天將明時,王鎮關這才筋疲力竭從床榻上爬起來。”
“結果爬起來后,剛吃完早飯,那姑娘又黏著王鎮關,一雙眸子柔得像能滴出水來,望著她如此惹人憐愛的模樣,王鎮關是又沒把持得住。”
“此后二人如膠似漆,廢寢忘食,一連十天半個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終日待在屋子里。”
“這紙扎鋪也就十幾天沒開門。”
“待到那布衣老爺子陳秋河回到鋪子里,見到紙扎鋪沒開門,一想‘壞了,自己那混徒弟一定是出什么岔子了!’”
“陳秋河一腳將門踹開,進入倉庫,只見倉庫之中,少了一只紙人丫鬟。”
“他想都不用想,便知曉王鎮關肯定是擅自動手,為那一只紙人丫鬟行了點睛之筆。”
“陳秋河忙回到院子里,進入屋子,然而一打開屋子,便瞅見床榻上的王鎮關,已經只剩下一句枯骨。”
“他身上躺著一只被點睛過的紙人丫鬟,正笑瞇起眼面對著陳秋河呢。”
“原來那紙人丫鬟自從被王鎮關點睛起,便不斷吸著王鎮關的陽氣。”
“大門不出的十幾天里,日日夜夜被紙人丫鬟吸走陽氣,以至于最后連血肉都無了。”
“看著自己愛徒的尸體,陳秋河只能悲嘆一聲。”
“陳秋河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徒弟王鎮關,這時才發覺他的名字中早就暗藏玄機。”
“王鎮關,忘鎮棺。”
“陳秋河怒罵一聲,遂將那紙人丫鬟生生燒掉。”
“既然如此喜歡我那徒弟,那變與他在九泉之下做一對亡命鴛鴦吧……”
“我那發小王鎮關,便是這樣死掉的。”
“好啦家人們,今晚的第二個靈異故事《紙人點睛》到這里就結束了。”
“咱們休息二十分鐘,精彩稍后繼續……”
彈幕開始滾動著:
“哎,年紀輕輕的不學好,學人家啪啪啪,這哈哦豁了撒?”
“實不相瞞,如果真有沉魚落雁的女鬼打算吸我陽氣,也不是不行?”
“樓上的牛啊,當真就做鬼也風流了?”
“小了,格局小了!太年輕了你們都,讓女鬼吸陽氣,就只有一次機會,活著不好嗎?能被吸一輩子陽氣!”
“吾輩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