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的。”
“在我十八歲那一年,剛剛高考結束,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說打算出去畢業旅行,放松一下。”
“雖然我當時也很想去,可是當時家里條件不太好,我就沒好意思跟家里面開口。”
“就這么在家里待了三天,忽然有天我表叔來家里面看望我爸。”
“順手就給我帶了一張禮物,是個什么香江七天超值豪華旅行團的券。”
“當時這張券,說是價值什么5999塊,跟著旅行團吃喝玩樂玩七天。”
“我表叔說他沒時間去,又知道我剛好放暑假,就來把這個東西送給我。”
“拿了旅行券,加上那陣子我的確很想出門旅行,就去找了旅行社,問了下什么時候入團。”
“當時被告之兩天后的晚上,大家就會集合出發。”
“在我抵達香江的第一天,就被安排住進了一家四星級酒店。”
“看起來規模倒還是很不錯,酒店房間也是單人大床房。”
“并且酒店還有海鮮自助,因為那張旅行券交給旅行社之后,基本上只要我們自己不買東西,就可以一分錢不花,吃住7天的。”
“當時離開家里的時候,我爸爸還囑咐我說,現在這年頭很多旅行社會搞些隱形消費。”
“比如跟團看起來很便宜包吃住玩什么的,但是到了一些景區有項目是需要額外花錢消費的。”
“亦或者說是在某些景區和商店會有‘半強制’買紀念品,亦或是推銷其他產品的行為。”
“這里面的水比較深,我爸就讓我不要亂花錢,然后有什么事及時給家里打電話,出門在外不要惹事也不要怕事。”
“在酒店吃完海鮮自助之后,我就遇到了這次出行的第一件靈異事件。”
“當時酒店餐廳在三樓,我吃完海鮮自助從三樓下去的時候,進入電梯。”
“電梯里當時加上我一共有十個人,而電梯的承重算下來差不多能承載11個人。”
“除非有孕婦或者體重特別夸張的人或者大型器物在里面,否則一般的成年人都是這個數量。”
“但當時我進入電梯之后,電梯門一直關不上,然后電梯里一直響‘超載、超載’的聲音。”
“周圍的人就看了我一眼,說人滿了讓我等下再坐電梯。”
“我當時就離開了電梯,等下一班。”
“第二次進入電梯的時候,我跑得最快,第一個進去。”
“雖然后面還是有很多人擠進來,可是我心想我都第一個進電梯了,就算要超載,也輪不到我出去吧?”
“我眼睜睜看著一個穿著的道袍的中年道士走進電梯,在他身邊還跟著七八個奇裝異服的人。”
“電梯里本來已經有五六個正常人了,這一下子又一口氣進來這么多人,肯定是上不去的。”
“我等著電梯響起警報,然而神奇的是,這一回電梯里擠了十五個人,電梯門居然還正常關上了,并且也沒有提示超載的警報聲。”
“電梯直接升了上去,我來到我的樓層后,直接走出電梯,回頭看去,那個道士朝我擺擺手,說道:趕緊走趕緊走。”
“但是他不是那種很不耐煩的神情,反而好像是為我好一樣。”
“到了后來我才知道,原來那個電梯里跟著中年道士的那七八個奇裝異服的人,都不是人……”
“一旦跟這些玩意兒待久了,身上的陽氣就會被慢慢吸走。”
“當晚回到房間睡覺的時候,我還坐了一個關于電梯的夢。”
“夢里我夢見的卻不是第二輪電梯里的道士和那些奇裝異服的‘人’,而是夢見第一輪電梯之所以超載的原因了。”
“我在夢里看見了晚上我沒有看見的東西……上帝視角的我,發現第一次我進入電梯時,電梯里已經有十二個人了,在門口左右兩邊就站著兩個小孩,一男一女,一身裝扮看著像是那種菩薩身旁的童子童女,臉上的妝容很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