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向身邊一位長者,那位長者沉聲道:小娃娃,你什么來頭,為什么懂這些?”
“我如是說道:我是剝尸人,學了十年的剝尸手藝,對于死人的禁忌,知道一些。”
“那長者聽到‘剝尸人’三字時,神情激動,高高抬起一手,示意身后的人先放下棺材。”
“長者老頭走到我身邊,問道:你可是章維小鎮那位剝尸大師,李小卓的弟子?”
“我搖頭道:不是,我是從更北的地方來的。”
“我知道他口中的李小卓是誰,就是前一陣子,意外死掉的那個剝尸人。”
“他也是這個章維小鎮唯一一個剝尸人。”
“不過……在李小卓死后,現在我才是章維小鎮唯一的剝尸人!”
“老頭對我說道:好,你剛才所說,可屬實?”
“我點頭道:我略懂一些望氣之術,現在能看見你們的棺材上面,有一團濁氣,這正是即將詐尸的前兆。如果你們繼續讓那兩個女人站在棺材邊抬著棺材繼續‘走陽關’。那么相信不出一里地,里面那位,就會從棺材里面坐起來!”
“所謂‘走陽關’,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的意思。”
“這是我們當地一種風水民俗說法,‘走陽關’的本義,就是一些剛剛死去的人,準備下葬,因為陽氣退去,陰氣襲來,為了防止臟東西循著尸體來糾纏死者的親友,所以需要先抬著棺材,繞著即將下葬的地方走三圈,同時敲鑼打鼓,合唱葬歌。”
“這樣也是為了讓活人們的陽氣聚集起來,蓋過死者的陰氣,從而避免吸引來臟東西。”
“但是既然是要以陽氣蓋過陰氣,就不能讓女人出現在棺材附近,最起碼不應該站在棺材正下方。”
“這樣就等于是一堵陽氣包圍陰氣的墻壁,中間因為兩個女人的陰氣給漏了洞,造成陰氣外泄的后果!”
“吸引了臟東西過來,就有可能詐尸。”
“當我給長者老頭解釋了這件事之后:他萬分感激,非要拿紅包給我,我沒有拒絕,畢竟兜里的確沒錢,而且要吃飯。”
“長者老頭忽然看了我一眼,說道:等等,你說你學了十年剝尸,那正好,我這里有樁生意,想請小師父你幫忙掌手!”
“我抬了抬眼皮,‘生意?什么生意?’”
“因為當時這支抬棺隊所抬的這只棺材,肯定是要下葬的,而土葬的人,必然不需要剝尸。”
“所以我猜測,這個老人一定是還有另一樁白事,需要我幫忙辦,有可能是剝尸!”
“老人開始自我介紹道:實不相瞞,小師父,我是隔壁山水村的村長,我叫陸純,你喊我一聲陸老頭就行了。”
“我點頭道:陸老爺子,您不妨有話直說。”
“陸純這才跟我一五一十地說道:事情是這樣的,我們村里,最近死了兩個壯漢子,因為他們的某種家族習俗,導致他們不能火葬也不能土葬,而是要以剝皮的形式天葬。我們需要剝尸人,把這兩個漢子的尸體進行剝皮處理,然后將血肉與尸骨分開,尸骨保存在棺里,存放進家族宗祠,血肉集中放在山頂,進行天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