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洞穴中的氣味很淡,巖洞外的積雪上也沒有腳印,說明,這只野獸起碼有三天沒有回來了。”
見直播間的觀眾紛紛都在問,如果野獸回來怎么辦,王宇解釋道:
“這個不用擔心,這個洞穴雖然很可能是西伯利亞虎或黑熊的,但是基本上來說,他們回來的可能性很小。
西伯利亞虎是獨居動物,并且居無定所,活動范圍達到100平方公里,他們幾乎不會在,同一個巢穴居住兩次以上。
至于黑熊,這里冬季的黑熊早就已經開始冬眠,如果這里是黑熊冬眠的洞穴。
那么說明他已經兇多吉少了,否則冬眠時的黑熊,不會長時間離開自己的洞穴。
單靠這個巖洞,無法保證我安然度過這個夜晚,我得看看,能不能找到些有用的東西。”
放下背包,王宇從洞中鉆了出來,一邊用手挖著地面上的積雪,一邊解釋道:
“光靠一層狍子皮,無法將我和大地完全隔開,這些積雪下面,埋藏著許多干草,耗牛,馬鹿和狍子這些動物。
在冬季時,就會刨開積雪,吃掉下面的干草,現在天色快黑了,我得加快動作,盡可能多的收集干草。”
背風的坡地上,積雪并不深,挖了大概30厘米的深度,王宇便看到枯黃的干草。
用匕首將干草全部割斷后,王宇繼續開始挖掘積雪。
這樣做的效率,其實非常低,但是沒辦法,這些干草很可能在今晚救他一命。
“咦。”
挖著挖著,王宇忽然驚奇地叫了一聲,因為在靠近巖洞的石頭邊,他發現積雪下的石頭上長滿了苔蘚。
這些苔蘚已經被凍死,干枯泛黃,用手抓起一大塊,放在直播鏡頭前,笑道:
“這些干枯的苔蘚是泥炭蘚,正常情況下,活著的泥炭蘚作用更大,因為他們具有消炎殺菌的功效。
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歐洲的大部分國家,使用泥炭蘚來包扎處理傷口。
不過現在,雖然他們已經枯死了,但是卻能救我一命。”
這些泥炭蘚很厚實,足有10厘米厚,握在手中十分松軟,保暖性很好。
最關鍵的是,他們收集起來要比干草快幾十倍,王宇只需要抓住根部,用力一扯,就能得到很大一塊泥炭蘚。
天色不知不覺間已經變黑,王宇感受到溫度驟然降低,急忙停下手中的動作。
這一會功夫,他已經收集了一大堆泥炭蘚,巖洞中空間本來就不大,王宇將地面上厚厚的鋪上了一層。
足足有三四十厘米厚,用手按在上面,就如同沙發上一樣松軟。
鋪完地面,泥炭蘚還有一些剩余,王宇將它們堆在巖洞里,等到晚上,當作被子蓋在身上。
用積雪牢牢堵住洞口,不留一絲縫隙,然后將速降傘鋪在泥炭蘚上,又鋪上狍子皮。
蜷縮著雙腿躺在上面,感覺整個人,都微微往下陷入了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