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來到沙灘上,十二根小腿粗細,四米長短的木材正靜靜躺在那里。
昨天一整天灼熱的陽光,已經將這些木材中的水分蒸發的七七八八了,在將它們變成木樁,當做地基之前,還需要一道至關重要的工序。
那就是碳化工序!
木材沒曬干后,重量也變輕許多,王宇憑借自己強大的屬性,直接將十二根木材全部抱起,一直拖回休息所。
將篝火移出休息所,添加大量柴火后,王宇看著熊熊燃燒的大火解釋道:
“這些木材,不管是制作地基的木樁,還是草棚的支柱,全部都要經過碳化處理,碳化處理后的好處有很多,首先木材會變的更加堅硬,同時會延長使用壽命,不易被蟲蛀。
關鍵是表面的碳,可以有效阻擋水分入侵,在這樣炎熱多雨的環境中,如果不做任何處理,最多一個月,木材就會開始腐爛。”
說著,王宇抱起一根木材,架在篝火上,隨著火焰漸漸吞噬木材,他的雙手開始慢慢轉動,讓木材的每一個邊邊角角都被篝火燃燒,同時口中說道:
“給木材做碳化處理的時候,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不能燒太長時間,否則時間過長,會破壞木材內部結構,讓木材變脆。
如果你們無法掌握這個平衡,那么在木材放在篝火上之后,就在心中數數,大概十秒鐘的時候,就從火上取出來。”
足足兩個多小時,王宇才將十二根木材,全部碳化處理了一遍,此刻這些木材的表面,變的漆黑一片。
直播間的觀眾,并沒有感覺枯燥,反而看的津津有味,在荒野中,從一無所有到搭建房屋,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非常新奇的體驗。
相信等到房屋搭建完畢的時候,不單單是王宇,這些觀眾們也都會有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碳化處理之后,接下來的工作又要回歸繁重,除去作為支柱和頂棚的五根木材外,他需要將剩下的木材砍成一米長的木樁,當做地基打進土地中。
在他的想法中,讓房屋距離地面30公分就可以,所以一米長的木樁完全夠用。
要知道,暴雨的標準是24小時降雨量達到50毫米,24小時降雨量達到300毫米,在氣象降雨標準中,已經算最高級別了,屬于特大暴雨。
這種降雨量,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很少出現,在基國,或許只有暴雨季時,才有可能達到,不過就算達到也沒事,王宇的房屋選擇在島內中心區域,屬于地勢最高的區域,雨水會向著四面八方流淌,最終匯入大海,不會造成積水情況。
老實說,砍出9根一米長的木樁,對于石斧的壓力很大,王宇擔心石斧會在高強度的工作中碎裂,所以使用了一個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