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禿禿的巖石上,上面只有一層薄得可憐的塵灰,幾乎提供不了什么營養,然而這顆植物竟然還能長到約十厘米左右高,令王宇有些意外。
正想仔細查看一下是什么植物,手輕輕一觸碰,這顆植物就從巖壁上脫落了,就像是用普通膠水粘合上去的一樣。
面對不符合常理的王宇好奇的仔細查看起來,看著植物的根部上面還有未完全脫落的種皮,以及一點褐色物質,王宇若有所思。
“我知道了!這株植物之所以能夠在這種缺少土壤養分和陽光照射的環境下生長發育到這種地步,是因為果蝠的原因!”
王宇恍然大悟。
“果蝠,顧名思義喜歡以野果為食,其中較小體型的果蝠對局部區域的種子散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食用果子后,無法消化的果核會隨著糞便排出。
這也就是說,我手中的這株植物之所以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還能生長起來,就是因為果蝠糞便提供了種子發芽生長的營養。”
王宇把手中的這株植物放在鏡頭前,看起來就是放大版的豆芽,不過有長好幾片葉子,但這幾片葉子看起來有些營養不良般的黃焉。
“通過排泄的手段作為傳播果實種子的媒介,因為不是直接扎根在土壤里的,所以我剛剛一觸碰它就掉落下來了,果蝠糞便提供的營養有限,它能長到這種程度已經很努力了!”
果蝠出現給王宇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意味著能夠補充一定的蛋白質,甚至是另一些驚喜。
“很可惜,我不是在植被茂密的雨林之中,否則我肯定學著當地人的方式,制作一把巨型的蚊拍,然后像打網球一樣把它們逐個擊破。”
王宇有些惋惜的說道,沒有這些材料的話,在這個狹長高闊的洞穴內捕捉起在天上飛行的蝙蝠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稍微有些生物常識的人都知道,蝙蝠在夜間飛行的時候,不是依靠著眼睛來處理復雜的信息,而是靠耳朵和經過漫長歲月進化出來發聲器官來探明情況。
“在夜間飛行的過程中,蝙蝠會發出一種尖叫聲,這是一種超聲波,因為音頻太高,正常的人耳是無法捕捉到的。
超聲波就像是雷達一樣,掃到附近的障礙物后就會反射回來,在發出信息和接受信息的過程之中,蝙蝠就完成了復雜的計算,可以精準無誤的避開障礙物。”
“科學家稱這種行天賦為回聲定位,這也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本領之一,要知道……”
對著鏡頭科普的王宇耳朵動似乎聽見有些動靜,聽起來像是翅膀扇動的聲音,打著燈光抬頭一看,頭頂上的巖峰縫角落群倒掛著的蝙蝠正在盯著自己。
“瞧,這一群家伙在聚會呢。”
為了不驚擾到它們,王宇低聲說了一句。
“果蝠又稱飛狐,之所以被稱為飛狐,大家一看就知道了。”
王宇低聲說話的同時,慢慢的拉近了鏡頭,給了其中一只倒懸飛狐一張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