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們聞言這才恍然大悟,也算是刷新了眾人的認知,在沙漠中竟然還有被淹死的可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沙漠就幾乎完全是沙灘和沙丘和沙海組成,其實不然,撒哈拉沙漠的地形主要由,盆地,大型綠洲洼地,高山峽谷,只是沙地地形確實占了很大部分。
“我已經觀察了一遍,趁現在天還沒有黑下來,我必須盡快爬到峽谷地區,在干涸的河床附近,他找到水源的幾率會很大,沿河兩岸的植物就說明了一切!”
說著,王宇沿著崖邊行走,探出腦袋往下看,目測懸崖的高度在160米左右,兩岸形成了一個近乎V字的形狀,因為河床也有一定的平坦寬度。
從高處往下看,一些恐高的觀眾已經有些腿軟了,高達160米懸崖,按照一般樓層三米的高度來計算,相當于離地面高約五十多層的樓房,在沒有任何防護手段的情況下,這種高度向下攀爬,其危險性不言而喻!
“接下來的挑戰會十分的艱難,我將徒手攀爬高達一百六十米的懸崖,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一旦有任何差錯,那將意味著死亡!”
面對極為困難的挑戰,王宇的臉色反而鎮定了許多,可是想要生存下去,他非下去不可,哪怕不一定能夠獲得水源,他也要試一試,光靠背包中的鴕鳥蛋來提供水源,可不能讓他長久的生存下去。
一陣涼風吹過,站在巨崖邊的王宇深吸一口氣準備向下攀爬,這條路線是王宇多角度觀察過了的,在附近的幾條可選擇下去的路線中,它的坡度更下,凸出的巖石和縫隙也比較多,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曲折,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是一條一人多寬的巖縫,王宇雙腳打開,抵住面對面的兩個崖壁,王宇一邊往下移動,一邊對著鏡頭說道:
“兩腳受力地的高度盡量相同,這樣能夠保持身體的平衡,接著在一點點的慢慢往下移動,不要貪圖速度,這不是一場游戲,輸了沒有存檔可以讀取!”
伴隨小塊巖石剝落的脆響,眾人看得是心驚肉跳,不過王宇卻像沒事人一樣繼續往下攀爬,臉上的神情異常的鎮定,手腳也很靈活地尋找到合適的抓力,和落腳點。
“人們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向下攀爬的難度遠比向上攀爬的難度要大得多,因為向下攀爬的動作不自然,很難協調同一,而且在攀爬的過程中,為了找到落腳點,你必須時不時的從高處往下看,凸出的巖石會阻擋你的視線,你只能小心的試探。”
“不僅如此,向下攀爬往往需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否則,很有可能頭暈,腿軟,冒汗等情緒導致的生理反應,這對于攀巖這項運動來說,十分的要命,你必須克服這種心理。”
王宇這些話既是說給觀眾們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無防護攀爬一百六十米的巨崖,說是不怕,那都是騙人的,即使是心里素質十分過硬的人,多少都會害怕,這是不可違抗的本能,只是看你如何適應這種情緒。
王宇在面對這種危險的時候,心里產生一絲害怕的同時,興奮地情緒也悄然升起,巨崖同樣是由砂巖組成,對于登山者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
往下爬了大約有三十米的高度,這條巖縫已經到頭了,王宇站起來身子,身體緊貼巖壁,雙手抓住巖石或者是小縫隙,腳一處凸出的巖架慢慢平移,直到找到一處新的巖石縫隙,才繼續往下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