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四皇子在偏僻之地肆意妄為,在治理蝗災的時候引發民怨。
京城中的大部分人對這件事都只知道個表面,但無論真相如何,這件事的結果都取決于皇帝的態度。
若是皇帝厭棄這位皇子,順手將人貶為庶人也是有可能的,若是皇帝有意偏愛,那自然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聽說有御史借著這件事彈劾四皇子,不少大臣都暗暗關注著宮里的情況。
大概是為了起到當場對質的效果,在御史第三次對皇帝說起這件事的時候,皇帝直接讓人去請了四皇子進宮。
皇宮中的御書房內,氣氛壓抑隱隱有劍拔弩張之感。
坐在寬大桌案后的皇帝首先發問:“皇兒,有人彈劾你在受災地區肆意燒毀良田,可有此事?”
“父皇,兒臣是想用最快速的方法抑制蝗災。”四皇子面露不解,似是有些委屈地答了這句后,又露出些嘲諷的神色看了旁邊的御史一眼,道,“難道這也有錯嗎?”
這位御史也不知哪兒來的膽子,完全不接四皇子的話,只是執著問道:“四皇子還是說說是否行過此事吧。”
御史手持簪笏神色無悲無喜,看起來像是勝券在握的樣子。畢竟受災地區尚且還是一片焦土的田地可是掩蓋不了的,人證物證俱在,他倒要看看四皇子如何將黑的說成白的。
可是他沒有料到的是,四皇子竟然大大方方承認了下來。
四皇子微微仰著頭,對皇帝說道:“父皇,這次蝗災影響甚大。為了減少蝗災對于周邊田地的影響,兒臣確實是著急了些,可這也是出于保護周邊百姓的緣故啊,求父皇明鑒!”
四皇子的意思很明確。
他確實是做了燒毀良田的事情,但他完全是一番好意,而且他確實是抑制了蝗災繼續發展。
至于燒毀糧食,這種小事難道還要怪到他的頭上來?
皇家缺這點糧食嗎。換句話說有得必有失,他治理蝗災成功可以挽救多少糧食,為此燒掉些糧食又有何不可?
“一番好意?受災地區的百姓可不是這么說的。”
御史皺眉反問,邊說邊將手中百姓的狀紙呈給皇帝。四皇子心中無比煩躁,看來這御史是不肯輕易罷休了啊。
訴狀上白紙黑字,說四皇子故意燒毀良田,還讓百姓不得不親眼目睹大火燃起。
單獨單獨用火燒之法滅除蝗蟲,或許還可以強辯只是用錯了方法。可身為皇子像是報復似的燒毀百姓的糧食,這樣可就比之前的問題惡劣多了。
“故意燒毀糧食?”皇帝看完后將狀紙放在一邊,語氣果然變得十分嚴厲:“皇兒,證據確鑿你還有什么好說的!朕還以為你終于懂事了也能憂國憂民了,沒想到你卻如此讓朕失望,你……”
皇帝看著像是很生氣,可雷聲大雨點小,將人罵了幾句后竟是決口不提如何處置四皇子。
站在旁邊的御史終于意識到,事情發展開始脫離他的掌控,他斟酌著開口道:“陛下……”
皇帝神色稍緩,開口卻是為四皇子開脫。
受到這件事影響的百姓,他自會著人再調派糧食,而四皇子年少不經事,這件事他雖然錯了但滅蝗也算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