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爹娘都出門以后,許知念便跟著許知秋往鎮里去。
他們所在的鎮,叫做景星鎮,隸屬于克江縣,克江縣雖然是省城的直管縣,但是距離省城較遠,一直沒發展起來。
而景星鎮就更偏一點,挨著礦山,挖了許多年,產量一直不溫不火,也不受重視。
鎮里以及周邊的農村,有不少青壯年都在礦上上班,許知念的三叔許景海就是其中之一。
可以說,礦廠養活一大半人口,也支撐著鎮上商業的發展,能和礦廠沾邊的,就能發財,反之,就沒什么道道。
“寶丫,她家負責經營的糧油商店就叫向陽糧油商店,守著煤礦家屬樓。”
許知秋提起自己看中的對象李青蘭,都不好意思念出她的名字,只是以“她”作為代稱。
許知念打量大哥那害羞的神色,便知道他是真的喜歡上了李青蘭,心中不禁有些好奇,這未來大嫂到底是個什么模樣?
兩人很快步行到了向陽糧油店附近,距離還剩五十米的時候,許知念停住了腳步,打量著那間鋪子。
這年代糧食統購統銷還是主流,雖然也有自由市場,但公家的糧油店還是生意最好的,幾乎每個時間段,店門口都有人拿著糧票油票在排隊。
許知念的商業經驗告訴她,這家店的地理位置絕佳——守著礦廠兩個大型居住區的門,人員十分密集,這地方又是交通樞紐,輻射的面積,又能再往外推再推上兩三公里。
許知秋見許知念停住了腳,納悶地問道:“寶丫,你咋不走了?昨天你不是和爹娘說,要在這附近給我選一個鋪子嗎?”
“哥,不著急去,剛才路過了一家成衣店走,我帶你去買身衣服去。”
“啥?買衣服?”許知秋趕緊拉住了妹妹:“咱一共就一千塊錢,都得花到刀刃上,你用來買衣服,那不就是錢花在了刀背上么!”
“哥,店面就是現成的,不用花錢租,這錢還是用來打扮打扮你自己吧。”
許知念沒有進一步解釋,許知秋一頭霧水,傻愣愣地跟著妹妹去了成衣店。
這時候的服裝還沒有品牌的概念,大部分都是來料定制,所以,裁縫們的技術水平、設計的版型以及所用的面料,對成衣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
許知念環視了鋪子一圈,大概有了個印象——這里賣的大部分是冬裝,其中,男士外套以棉襖為主,顏色大多是黑灰或者是深藍色,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
“阿姨,你這店里有沒有呢子大衣呀?”
正在忙活著的裁縫抬起頭,愣了一下,說道:“你是寶娟的同學吧?你是不是姓許啊?”
許知念本體的記憶還不是很牢固,做了片刻的連接,才想起來,這人是她高中同學馬寶娟的媽媽。
“對,是我,阿姨,我叫許知念,寶娟沒在家嗎?”
“唉,你家離得遠,沒通知到,昨天不是下了雪嗎?一早上,學校就通知讓鎮里的同學去掃雪了,這都已經去了兩個多小時了,還沒回來呢。”
東北的孩子就是悲催,一到了冬天,動不動就得義務勞動。
“沒事阿姨,我不是來找寶娟的,這是我哥,我想給我哥挑一件像樣的衣服,這不過了年就開春了嗎?想要個正兒八經的呢子大衣,不過我們農村人沒有布票,買不到材料,可以直接拿錢買成衣吧?”
“可以,沒問題,我這正好有幾件樣品。”寶娟母親說著,上下打量著許知秋,嘖嘖了兩聲:“你哥哥長得可真是一表人才,這身高,最適合穿呢子大衣,能挺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