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來個捆綁銷售,家家戶戶都列上一個清單,把自己家今年準備出售的農作物和重量都列出來,來一個打包銷售。”
“啥?打包銷售?”
“對,這樣的做法效率最高,到一家就能把他家所有的糧食都收走,也不怕有賣不出去的糧食剩在家里。”
“可是,賣給誰呢?”許長青又皺起了眉頭:“以前都是自己趕集賣,你說要打包,打包給誰?”
“向陽糧油商店,公家的,今年存量不足,正好給了我們賺錢的機會,公家收購,大伙都可以踏踏實實地,錢絕對不會差,而且,有多少要多少,但是有一點,質量一定要保證,那些陳芝麻爛谷子粕麩皮子,可甭想往里混,到時候抽查出來質量不好,就砸了咱們村的招牌。”
“這一點你放心,我親自監督,那些不好的直接讓他們篩出來。”
聽到這句話,許知念心里踏實了——她的合作伙伴答應入伙了。
既然上鉤,那她就可以放心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真正目的了。
“不過,四大爺,還有一個要求。”
“啥要求?”
“凡是家里種黃豆的,黃豆一定要全數打包在里面,否則,不收,另外,咱們村一共一百五十戶,末位淘汰,報名最晚的十戶,不收。”
“這是啥要求?”
“人家就這么個要求。”
“行,都聽你的。”許長青雖然一知半解,可他明白一件事——把這次賣糧食的事兒操辦好了,他在村民心里的地位,可就穩穩的了。
“那您這就去大喇叭通知吧,讓家家戶戶都統計出來,一定要盡快,到后面,可就輪不上了。”
從許長青家出來,許知念也沒閑著,徑自走到了大槐樹底下。
這里是村民們平時嘮嗑的聚集地,甭管春夏秋冬,總有幾個不怕冷的在這哆哆嗦嗦地說話。
東家長西家短的,東北人嘛,農閑的時候要么打麻將,要么嘮閑嗑,總得找點事兒做。
不出意外,這些人議論的正是許知秋和許知文帶回來的兩個媳婦兒。
“要說,還是知秋有能耐,我聽說,這次帶回來的姑娘是糧油店經理的獨生女兒,他要是做了這家的女婿,這一家子都跟著雞犬升天了。”
“是啊,此話不假,一開始我還尋思看許知秋帶人回來是打腫臉充胖子,沒想到人家爹都上門了,八字有一撇了,說不定人家就是來訂婚的!”
“哪像程月娥家那個老大,看著就不是正經人,帶回來的那個更不正經,看著都寒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