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流程,是三輛大巴車上的賓客先下車進去隨份子、簽到,帶隊的是張桂蓮,她拿著個小紅旗第一個跳下來,仿佛是一個帶隊的導游。
“父老鄉親們,親戚朋友們,都準備好份子錢,進去就上賬啊!這么好的飯店,這么豪華的婚禮,隨多少,自覺點。”
這臺詞是張桂蓮自己加的,她覺得,這次省城一日游連吃帶觀景的,咋地也得一人隨二十才算合理。
車上下來的人都體驗了一把走紅毯的感覺,尤其是看到那些想參加婚禮卻沒有資格的圍觀者,身為許家溝子人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那些原本準備了五塊的,也默默從兜里多摸出來點錢——豁出去了,一會兒可得敞開肚子吃回來。
賓客們一個個昂首挺胸,雄赳赳氣昂昂地走了進去。
之后,周建設像個總管太監似的,親自過來開門,新郎新娘和伴郎伴娘才下了車。
許知念看到這些熱情高漲的圍觀群眾,心中有些惋惜——這要是賣用餐券,估計五十元一位都能賣出去不少。
只可惜,這是大哥大嫂的婚禮,必須莊重、神圣、真摯又感人才行,容不得她這么胡鬧。
許知念跟在李青蘭的身后走入建設大飯店。
在大廳里看到了正在登記份子錢的許知齊——他特意請了假從首都回來,就是為了一家人能齊齊整整地把重要的喜事辦好。
“二哥!”許知念甜甜地叫了一聲,趁著李青蘭去補妝,來到了許知齊身邊。
“看你兩眼放光,是來看份子錢賬單的吧?喏,都記錄在冊了。”
許知念一頁頁翻過去,一陣齜牙咧嘴,隨五塊十塊的可真不少,最多也就是隨二十的。
倒不是因為鄉親們摳,主要是太窮了,五塊錢已經是很多家庭一個星期的收入了。
“二哥,除了車上的人,就沒有別人過來隨份子?”
“有啊,一個俄羅斯人,已經進去了,幸虧你之前教了我幾句俄語,不然我還真聽不懂他說的啥,你看,他隨了三十……”
“堂堂一個外貿公司的老總,才三十……”
“是美元。”
許知念聞言,趕緊打住了吐槽,默默在心中給列夫豎起了大拇指——和土豪做朋友果然很爽。
許知念查完了賬,跟著李青蘭進入了婚禮大廳。
婚禮儀式簡單而莊重,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環節,只有簡單的夫妻訴衷腸、交換戒指、證婚等。
而這些最簡單的流程,已經讓看來參加婚禮的人驚掉下巴了。
在村里,通常是沒有儀式的,頂多就是當眾敬茶改口,然后就直接發筷子開席。
這次大伙卻一點都不著急開席,這夢幻的婚禮不斷沖擊著人們的神經,讓他們感覺自己不是在現實世界,而是成為了電視劇里的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