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念也知道這事有點為難方晴,畢竟她是做娛樂新聞的,對她來說,報道社會新聞屬于跨界。
不過,這一步對許氏恒達來說至關重要,而方晴是唯一可能幫助她的人。
“知念,你放心,這事我肯定給你辦成!需要在什么時間在媒體發布?”
“越快越好,鬧得越大越好,在不觸及法律底線的情況下,讓錢大腦袋渾身難受、氣急敗壞、失控了最好。”
……
三天之后,某快要倒閉的小報上面刊登了通版的桃色新聞,標題十分搶眼——《建筑學院前教師的精彩情史》
全篇沒有指名道姓,但只要是認識鄭曉云的都知道這里面說的是誰。
這小報是方晴費了好大的勁兒才找到。
小報經營不善,瀕臨倒閉,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自然也就管不得底線不底線的了,如果被查,大不了就關門歇業,從此退出江湖。
而方晴不但給了他們可觀的廣告費,還答應全員接收他們員工到自己的傳媒公司來工作。
這樣的條件沒人能夠拒絕,鄭曉云也就必須挨這一錘子。
報道刊登之后,方晴又加大了刊印量,并免費發行。
有了之前的發行基礎,各個報攤都比較配合,所有印刷出來的報紙很快就發放完畢了。
許知念也是從報攤上看到了這篇報道,暗暗感嘆這個時代的科技實在是太落后了。
大家想了解資訊,只能通過電視和紙媒,而這兩種媒體都有著嚴重的滯后性和局限性,如果在未來,互聯網高速發展,想整鄭曉云分分鐘就能整完了。
現在,她只能等待時間慢慢發酵。
當天,她帶著這份報紙,讓許知光給自己喬裝打扮好,又去了一次錢大腦袋的辦公室,悄無聲息地將報紙放在了他辦公桌最顯眼的位置。
“孫總,可不是我想拖延時間啊,銀行現在也沒有那么多錢,一天轉不了90萬,所以我只能先給你轉30萬,之后每過三天再給你轉30萬怎么樣?”
錢大腦袋一看許知念來了,就以為是來催債的。向來傲嬌的他,此時也只能點頭哈腰賠笑臉。
“錢總,你這是鬧哪出?咱們可是簽了合同的,一次性付款才能按照一萬八一輛的價格,如果不能一次性付款,那就只能按照零售價,最近我聽說,有愿意出兩萬甚至兩萬一來購買的,雖然我手里貨多,但是也絕對不愁賣。”
“我知道,我知道,你再讓我想想辦法,容我兩天。”
“不好意思,按照咱們簽訂的合同,如果你不能及時付款的話,是要交違約金的,還有,我隨時可以撤銷合同,把車賣給別人。”
這一下可把錢大腦袋給嚇壞了。
許知念手里的這些東西可是稀罕貨,絕對不能讓別人給搶去。
“好好好,你在這兒等著,我這就出去借,這總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