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筆,一身儒衫。
他并沒有看到,在他的背后,百丈虛影懸浮,無聲無息。
同樣手握金筆,頭戴儒冠,一身儒衫。
儒雅俊秀。
風采超絕。
如果此刻有人站在他身邊,一定能夠驚訝看出。
這……這是圣位?!
圣位顯像!
分明代表著,吳至,一日成圣!
天地五道,乃至萬道,最終的追求都是成圣!
唯有成永恒圣,才能留名萬古,才能與天同壽。
可是,萬朝圣道已然斷絕十五萬年。
十五萬年來,無人成圣!
無人可證圣位。
而吳至,是十五萬年來的第一個!
天地震動。
豐碑涌現!
證其儒圣號!
無窮天道鴻音冥冥在耳。
吳至此刻,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
只知懵懂經受圣位洗禮,接受文氣灌頂。
唯有大能、半圣,才能夠看出……此時的吳至空有圣位,卻無圣人修為。
位難修,境易破。
他已破開圣人途徑。
假以時日,修為補上,他便是十五萬年來的第一位圣人!
不知多久。
他恍然睜開眼睛。
低頭四下查看,身體并無變化。
只是在心口處,有三寸金光若隱若現。
這是……文氣?
金色文氣?
長三寸?
腦海中,有些許明悟。
唯有文氣,才能馭使儒道神通,才能修行儒道境界。
可是……
何為儒道神通?
何為儒道境界?
眼前,又是一面石碑,橫在眼前。
這是儒道碑林的第二座石碑。
情景復原,他同樣無法繼續往后走,被第二座石碑隔絕在前。
只能往前走,看到首座石碑上,剛剛寫出的橫渠四句。
以及,第二座石碑上。
清晰的一行金色小字。
有了經驗,他漸漸明白了這片碑林的情況。
只有將前面石碑上面的“任務”完成,才能繼續往后走。
首座石碑的任務,是回答一個問題。
現在,是第二座石碑。
他定睛看去。
“儒道神通·言出法隨。”
這是儒道的神通?
其他五道,皆有自身的本命神通。
難道說儒道,也有神通?
哦不……這世上還有儒道?
他不明白。
世上,何時出現了一個可以修行的儒道?
自古以來,儒代表的都是文弱書生。
是寒門子弟,試圖通過科舉翻身的一種工具。
可現在,儒道似有不同!
當這種念頭,出現在腦海中時,又一個念頭浮現而出。
“是我……開辟的儒道?”
“在首座石碑上,寫下橫渠四句,就意味著……我,已然開辟了儒道?”
“全新的儒道!”
是這樣嗎?
那!
這第二座豐碑上記錄的,就是儒道的本命神通?
他下意識伸手去觸碰。
石碑表面,水波漣漪涌動。
緊接著,又是一行金色小字浮現而出。
“以大鄭皇家玄池洗腳。”
沒頭沒尾。
莫名其妙。
讓人摸不著頭腦。
恍惚之間!
靈魂歸竅,他陡然睜開了眼睛。
只覺滿頭大汗,氣息劇烈。
他趴倒在酒池旁邊,懷中還抱著幾本從泥漿中搶出來的古書。
方才發生的一切,恍如夢境!
可他閉目內視,望見了胸膛內茁壯踴躍的三寸金光。
文氣還在!
是真的!
儒道碑林、儒道神通,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