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領著黎青回家去,一群小孩子跟在他們身后,見證了一場認親的感人場面。
“爺爺,二娃的表哥好慘啊!他們那兒鬧饑荒,家里人都死光了,就他一個人逃了出來。”吃完飯的時候,汪東強把這事兒嘮給他爺爺聽。
其他的孩子回到家,也說了這件事。很快,全村人幾乎都知道,黃氏的大外甥來投奔他了!
第二日,吃飽喝足休息一夜的“表哥”,恢復了元氣,跟著“表妹”上山刷存在感了。他表現的跟村里年輕的小伙子差不多,回來的時候,扛了一袋松子,足足有兩百斤。
村民們見這小伙子話不多,人憨厚,干活又肯賣力氣,都替林家感到高興——林家的二妮兒雖然能干,但家里沒個男人,終究不是事兒!
房家的院子,院子里的灶臺,在這個時候也修好了!林微微從鎮上買回五口大鐵鍋——鎮上鐵匠鋪的掌柜都認得她了,這才幾個月,就買了七八口大鍋,算是鐵匠鋪的大客戶了!
十里溝的鄉親們,除了幾家沒男人不能進山的,每家每戶都屯了兩三千斤的松子。終于,等到了林家開始收購松子的時候了!
為解一些貧困戶的燃眉之急,先從家庭困難,要揭不開鍋的人家收購,一家先收購五百斤。那幾戶人家揣著七兩五錢銀子,激動得直哆嗦手。這些銀子都換成糧食的話,對付著吃上一段時間的了。唉!現在鎮上,粗糧都漲到三十文一斤了!
第一批,先收了十戶人家的,一共五千斤。稱好之后,鄉親們很周到地把松子給林家搬到地窖和倉庫中。
林微微又從困難戶中挑選了七人,在松子加工廠幫工,一天依然是三十文,加班的話有加班費。五個人負責加工松子,另外兩個人專門照看五個灶臺的火候。
負責燒火的,一個是才十一二歲的小姑娘燕兒,一個是和她年歲差不多的半大男孩石頭。燕兒從小就沒了娘,她爹,上山澆水的時候,不慎踩空,從山坡上滾了下來,兩條腿都摔斷了。
家里沒錢請大夫,燕兒跪在梁大夫門前,哭著求他幫她爹治腿。梁大夫醫者仁心,不但免費給他看診,還賒欠了藥給他。傷筋動骨一百天,燕兒爹又兩條腿都斷了,只能躺在床上養著。
他家仨孩子,最大的燕兒才十一歲,就當大人使了,跟著村里人進山摘野菜、采野果,大伯和三叔家也幫襯著些,苦苦熬了兩個多月,眼看著就熬不下去了。
林家的加工廠要在村里挑人,說是先緊著家庭困難的人家,燕兒求到了老村長那兒,給了她一個推薦名額。不過,她實在是太小了,人又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能干啥?人林家找的是干活的,不是拖后腿的!
另一個小男孩石頭,是村里的孤寡老人劉四奶奶撿回來的棄嬰。劉奶奶一生好強,年輕時候開出了五畝地,經過十多年,都養成了熟地。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她種不了這么多地,就租給了村里人,一畝地給她幾十斤糧食。劉四奶奶是老村長的寡嫂,平日里難免幫襯一些。就這樣,劉四奶奶把石頭養到了十多歲。
這些日子,劉四奶奶身子骨不太好,不能進山摘野果了,眼看著家里要斷炊,老村長就把石頭給推薦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