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兩銀子對每一戶人家來說,的確都是一筆龐大的數目。可是十里溝三十八戶人家分一分,每家也就二百多文的樣子,按仁安鎮的糧價,也就十斤粗糧的樣子。
這次領來的賑災糧,最少的人家也領了四十斤。正如二妮兒所說,沒有官差的護送,只怕他們這一車車糧食會被山匪盯上,啥也撈不到!
十里溝百姓雖然有些心疼,但還是咬牙同意了。畢竟,這趟如果沒有林家的二妮兒救了旻王世子這檔事兒,人家王縣令未必會給他們擔保,讓他們把家里其他人的糧食領回去。要不是沖著林二妮兒的面子,那些衙役也不會被派來護送他們!
但凡有良心的人,這銀子都不會讓林家自己掏的!要是寒了人心,以后誰還會在大家困難的時候出錢又出力?
“就這么說定了!就按照每家每戶領糧食的多少出錢吧!江童生,你給算算,一個人要出多少?那幾戶家庭貧困的,我做主就不算上他們了!”老村長就這么拍板定論!
現在咱十里溝每家每戶多了沒有,十幾二十兩銀子還是有的,要擱以前他可不敢做這個主。人家要是沒有錢,你就是殺了他也拿不出啊!
十里溝三十八戶人家,去除那八戶沒有健康男丁沒法進山采松子的人家,一共一百八十人,十兩銀子分攤到每個人也就五十多文,兩斤糧食的樣子。這次不分年齡每人分到了二十斤賑災糧,那區區兩斤糧食就不足為道了!
從仁安鎮回十里溝的路上,很難看到幾個人,不用說,都得知寶清縣在開倉放糧,都往那兒去了。以前那些搶別人錢糧的,除了窮兇極惡之徒,哪個不是被生活逼的。現在有了盼頭,誰還干那喪良心的事兒。
因此,這一路上還算太平,即便又小股外來的災民游蕩,看到十里溝七八十口子青壯年,也輕易不敢上前。
傍晚時分,運糧的人順順利利地回到了村口。咦?平時這時候,孩子們應該都在在村口玩耍,村里家家戶戶也該升起炊煙才是,怎么村里這么安靜……就好像,一個人都沒有?
老村長臉色一變:“不好!村里出事兒了!”
這一次去領賑災糧,全村的青壯年幾乎全員出動,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十里溝靠著松子發家的事,雖然捂得嚴實,可沒有不透風的墻……難道是他們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七八十口子人,糧食也顧不上了,發瘋似的往村里跑去。他們的老娘、媳婦、兒女……可都在村里呢,不能有事呀……
突然,村口的老樹上傳來一聲清脆的童聲:“是二姐嗎?二姐回來了?強子,警報解除,是運糧的隊伍回來了!”
第一個沖到老榆樹下的林微微停住了腳步,抬頭一看,一個小家伙竟撅著屁股,哼哧哼哧地從樹上往下爬。或許是看到親人太高興,樂極生悲,小家伙腳底一滑,手一松,從高高的樹上掉了下來。
林微微像拎小雞仔似的,接住了他。輕輕拍了拍小家伙的屁股:“小二娃,出息了,啊?這么高的樹你都敢爬?皮癢了是不是?”
小二娃摟著她的脖子,咯咯咯地笑著:“好漢手下留情!我可是肩負著任務的!”
“哦?什么任務?淘氣的任務?”林微微顛顛他肉嘟嘟的小屁股,還挺有分量的,這幾個月沒白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