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今日負責此宴的并不是趙光義,而是另有他人。
但等了良久,卻都沒有人再進來,唯有各種上好的酒菜陸陸續續地被端到了桌上。
趙德昭淺淺飲了一口,望著次座上的趙光義微微一笑,說道:“王叔,小侄發現這樓里的姑娘倒是漂亮的很。”
聽到這話,場間氣氛頓時為之一松。
趙光義笑道:“就今兒這陣仗,要這一家紅袖招就侍候好你們,沒那個可能……
不瞞諸位,今兒這樓中十三位姑娘,也不僅是我樓中的女子,但凡城中最出名的女子,我全請了過來……
不論是汴河的花舫,還是教坊,今夜出了這樓,你們要再能找出一位當紅的姑娘,我便輸了。”
眾人一怔,心想,當真是好大的手筆!
這不是說花錢的問題,
而是在這短短一天之內,居然能讓汴梁城的風月行當乖乖地供出自家最出名的姑娘,其威勢可想而知。
眾人側臉一瞧,只見身旁姑娘各自含羞低頭。
仔細瞧了兩眼,大家忍不住都樂了起來,認出了此乃汴河上某人,彼乃教坊司某位小姐,竟都是老熟人了。
“王叔如此用心,倒是讓小侄和各位大人有些誠惶誠恐了,小侄敬您一杯。”
說完這話,他舉起手中酒樽,遙敬趙光義。
趙光義剛剛飲盡此杯,便立刻又有人敬酒。
觥籌交錯間,酒宴漸殘。
趙光義放下了手中的杯子,微嘆口氣,說道:“如今我算哪門子都虞候,不過是一個在逃要犯罷了!”
“只是我被人栽贓污名不要緊,可惜我那王兄,一代賢王明君,
竟被奸佞所困,久不見天日,連詔書都發不出來!”
這話說完,眾人神色各異,沉默不語。
他們知道,今夜的重頭戲來了。
趙光義這是要攤牌了。
眾所周知,趙光義被宋國通緝,下命令的正是當今宋王趙匡胤。
可他卻說,趙匡胤其實是被奸佞小人困到了宮中,朝堂禮法崩壞,以至于法令都無法下達到宮外。
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古往今來,任何人想要成大事,都必須給自己找一個正當理由。
而這種以臣克君的路數,沒有比“清君側”更合適的借口了。
至于說誰是奸佞……當然就是今夜不在此處,并且還沒有派人替代自己來赴宴的那些人。
“王兄暗中遣人將口諭送到我手中,請我勤王,清君之側,誅殺奸佞,還我大宋乾坤,正我大宋朝綱。
王兄對我之恩,今生難報,今日正斯時也!諸位皆是大宋棟梁,國難之時,諸位可愿與趙某一同誅殺逆賊?”
一片沉默,良久,終于有人說道:
“王上對我們恩重如山,如今有口諭在此,我等焉有坐視之理?”
有人帶頭響應,其他人也隨著紛紛附和。
見狀,趙光義微微頷首,眼含熱淚,說道:“眾卿一腔熱枕,王兄必會看到!”
“只是,單憑我們勢單力薄,恐難斗過那些奸佞小人。
故而,我今日請來了十二樓的王姑娘,她愿代表十二樓,助我們一臂之力!”
話音落下,眾人朝廳門處望去,只見一位妙齡女子,緩緩出現在視線之中。
她毫不猶豫地走到了主位,然后落座,清冷道:“我十二樓雖為商賈,卻也愿意付出一份力量。”
“只是空口無憑,我還需要各位大人的親手所書。”
這話說完,立刻有人走了進來,手中捧著一張早就擬定好的協議,送到了各位大人面前。
眾人面面相覷,怔了一下,隨即毅然決然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語嫣見狀,唇角微微勾出一抹好看的弧度來……此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