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不是早就死了么?
他又怎么會出現在榜單之上?!
直到看到所屬勢力那一欄,衛鞅眸中這才閃過了然之色。
看來,正是大周帝室救了他!
不過,對于他出現在文臣榜單上,衛鞅感到非常意外和費解。
吳起早年學儒術于曾申門下,后棄儒學兵。
最初在魯國時,曾受命指揮魯軍大敗齊國。
之后前往魏國,得到魏文侯重用。
吳起指揮魏軍屢次擊敗秦國,占領河西之地,為首任西河郡守,同時改革兵制,創建了赫赫有名的魏武卒!
數年間,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
這樣的戰績,可謂是輝煌無比!
而且,吳起與孫武,并稱為“孫吳”!
其所著兵書,諸國將領更是無不為之傾倒!
這樣的兵法大家,怎么看都應該歸屬于武將行列。
可現在卻出現在文臣榜單之上,不免讓人懷疑天道的評判標準。
但仔細想想,吳起逃到楚國后,被楚悼王任命為令尹,進行變法。
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短時間內成功增強了楚國國力。
使得楚國出現“南平百越,北并陳蔡,卻三晉,西伐秦”,一度大敗魏國,“馬飲于大河”的強盛局面!
從這一點來看,治國良才,名副其實!
而且依衛鞅之見,吳起的排名甚至有些過于低了,他最起碼也是前十的人物!
但考慮到近些年來,吳起基本被大周帝室雪藏,這個排名基本還算合理。
“吳起……”
嬴政在心中反復咀嚼著這個名字,眸光微閃。
當年,
吳有孫武,齊有孫臏,魏有吳起,秦有商鞅,皆擒敵立勝,垂著篇籍。
而時間漸逝,大秦奮六世之余烈,終于一統戎州。
他本以為,除了衛鞅之外,其他人早就已經徹底消散在歷史長河之中。
然而,天道榜單卻告訴他,以往的某些對手,可能已經由明轉暗!
看似沒有了什么威脅,但卻隨時準備給大秦狠狠一擊!
“眾卿以為,吳起可足以為懼?”
嬴政目光緩緩在文武群臣臉上逐一掃過,淡淡問道。
衛鞅稍作思考,上前一步,說道:
“縱有吳起之謀,亦不能挽帝國大廈之將傾!”
“帝國之強,在于分封,在于禮樂,在于宗法!”
“如今,各國皆可不遵大周禮法,大肆變革國家法度,唯有大周帝室不可變!”
“故而,吳起只能盡力挽回,卻不能有實質性的突破。”
“而大周禮法,大勢已去,根本不足為懼!”
“基于此,臣以為,御史大夫只是周天子為了掩飾吳起真實身份的一個幌子。”
“他為周帝室所做的,大概是在打造比之魏武卒還要強悍的軍團!”
說到這里,衛鞅頓了一下,繼續道:“可我大秦士卒之勇,舉世無敵,從不畏懼任何人!”
“好!”
嬴政眼中猛然迸發出兩道精芒。
既然擊敗過他們一次,哪怕如今他們從地獄歸來,大秦依然能夠再次擊敗他們!
“即日起,各地守軍,全面備戰!”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