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大秦百姓無不奔走相告,為之沸騰。
就在半個月前,宋王趙匡胤病逝之后,便將王位傳給了王弟趙光義。
而正值宋國內部動蕩的時候,大秦果斷出手,迅速奪下了宋國的幾處肥沃土地。
事后,宋王趙光義雖聲稱大秦這并非義舉,要求大秦歸還土地,
但卻派使臣來到咸陽城,與大秦簽訂了協議,將那幾處土地拱手相讓,
并與大秦結為了友好邦國。
這個消息,不得不讓大秦百姓都跟著興奮。
畢竟,
兩國相鄰,彼此之間不知道明爭暗斗了多少年,百姓們也都憋了一口氣。
而現在,宋國主動割讓土地,無疑相當于主動認輸!
大秦百姓,怎能不因此而揚眉吐氣?
就在民間情緒沸騰的時候,朝堂之上,也是一片欣然之色。
秦王將要改制!
如今的大秦國制,繼承于大周帝國,發展于諸侯爭霸期間,但終究沒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新秩序!
近年來,雖有臣子常常提及,但因各種原故,最后只得暫時擱置。
可當迎州的那幾片土地劃入大秦時,眾人紛紛察覺到了什么。
因為秦王根本沒有對這些土地做出分封和規劃,只是先讓秦軍接管軍防。
很快,這些官場老油條子們,
便嗅到了動向,無不在絞盡腦汁,思索全新的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秦王宣布百家并用之后,秦國上下各家各派都發現自己的待遇與以往不同了。
就連最初不被允許在秦國宣傳學說的墨家,竟然也被放開了言論!
與此同時,大秦朝堂的格局瞬間發生了近乎翻天覆地般的變化。
大量非法家的人被啟用,道家、農家、醫家的人開始涌入朝堂,并且逐漸占據了一席之地。
就連原本秦王所厭惡的儒家,他們在朝堂上的聲音也漸漸多了起來。
整個大秦,
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前所未有的興奮光芒!
此刻,章臺宮。
恢宏肅穆的大殿之中,
上百位文武官員佇立,其中卻似乎多了許多嶄新的面孔。
他們神色欣然,討論不止。
“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
應該改為‘帝’,如此才能彰顯王上的無上功德!”
“帝乃萬物主宰,我看非常合適!”
“不妥不妥!皇為上,帝為下。
而上古又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貴,依我之見,可改‘王’為‘泰皇’!”
“不對不對!要我說應該改成……”
聽著耳畔傳來的議論聲,右相張儀心中非常感慨。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大秦竟變得與以前不太一樣,似乎多了幾分蓬勃朝氣,而少了那些沉沉暮氣。
表面來看,
這或許是天道榜單的出現,不斷攪弄風云,使得各國不得不變。
但張儀卻非常清楚,
大秦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與嬴封這段時間所做的事情完全分不開!
正是他,給大秦這個歷史久遠,甚至不由自主地沾染了暮氣的國家,又帶來了全新的希望!
有著這樣一位儲君,未來的大秦又會走到哪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