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非常簡單。
前些日子武媚娘剛剛將消息傳進東宮,稱心便不負眾望,成功地蠱惑太子李承乾又干了一件禍事。
稱心先是在太子面前故意展示酒壺,酒盞,羚羊號角之類的突厥物件,裝作很喜愛的樣子。
如今他是太子的枕邊人,枕邊人的喜好很快引起了太子的注意。
于是稱心有意無意地與太子說些關于突厥的風俗人情,那些與大唐的習慣和禮節完全相悖的東西。
太子正是無聊且自暴自棄期間,
于是,很快就對異族的風俗感興趣起來,跟著稱心有樣學樣。
而這個時候,稱心非常聰明地深藏身與名,任由太子自由發揮。
李承乾渾然不覺,漸漸對突厥的一些越來越感興趣。
于是召集了一些突厥人進東宮,更深入了解突厥的習俗風氣,飲食起居。
然后,一發不可收拾。
首先換上突厥的長袍,整日在東宮嬉樂,日常禮節語言也以突厥為主,
玩到嗨起了,索性在東宮的園子里搭了一片突厥帳篷,命東宮宦官武士皆著突厥服飾,行突厥禮節。
今日中秋佳節,李承乾終于玩過頭了。
大早上,諸皇子公主進太極宮向李世民問安,李承乾人模人樣地去了。
后來李世民忙于政務,傳話不見,令皇子晚間再入宮賞月飲宴。
李承乾回到東宮閑極無聊,于是設酒宴歌舞買醉。
喝到迷迷糊糊時,太子突發奇想,換上突厥服飾,假裝自己已死,然后命東宮諸屬按突厥習俗哭喪,下葬。
于是他便躺在木柴搭好的高臺上,身邊環繞鮮花。
而東宮所屬穿上突厥衣裳,騎著馬圍在李承乾身邊,一邊哭一邊繞圈,場面非常悲凄。
這個舉動終于徹底激怒了太子左右庶子于志寧和張玄素。
老實說,二人忍太子很久了。
眾所周知,太子左庶子和右庶子是皇帝給東宮派遣的屬官,
專司勸諫東宮太子向學,向善,體察民間疾苦,輔佐監國等諸事,
可以說,東宮左右庶子是儲君身邊最重要的助手。
這兩個官職非常重要,他們承擔著教導勸諫太子的作用,
皇帝在任命此官職時,往往要思之再思,非當世名士道德大儒而不可任。
畢竟,皇帝他兒子成佛還是成魔,就在左右庶子的一念間。
于志寧和張玄素二人便是貞觀年間有名的名士,是李世民從朝臣中千挑萬選出來的。
二人不僅相貌堂堂,熟讀經史,也作得一手妙筆文章,而且都有過基層苦熬的資歷,
任用這兩位來時刻督導教育太子,實在是上上之選。
但這對于李承乾來說,卻并不是什么好事。
早些年的時候,他尚且知道收斂,
經常裝作一副乖寶寶的樣子,倒是與這兩人相處的也較為融洽。
可近些年來,李承乾本性漸漸暴露,日益頹廢,于志寧、張玄素兩人與李承乾的關系也基本走到頭了。
算是相看兩厭,
恨不得掐死對方那種。
當然,這兩位并不可能真的掐死李承乾,只是對他的行為,有諸多不滿,并且時常指出來而已。
但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李承乾覺得自己也沒有什么需要隱藏的地方。
所以這兩人在他眼里就成了趕不走的蒼蠅,整天亂嗡嗡的,極為討厭。
而今天,李承乾的行為徹底激怒了于志寧和張玄素。
他們二人當著李承乾的面,
直接把桌子給掀了,還指著李承乾的鼻子數落他的不對。
這些年來,大家已經看對方互相不順眼很久了。
李承乾又見他兩人攪黃了自己的喪禮,覺得自己無法入土為安。
當即大怒,便下令杖責二人。
東宮里頓時雞飛狗跳,
左庶子杜正倫見勢不妙,連忙派人緊急向李世民稟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