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的風俗居然沒有端午節食粽子一說,簡直就是給她大大的賺錢機會嘛!
所以,端午節賣粽子,就是她一早就在琢磨著的營生了,這個絕對可以做一做的,就算不大賺,小賺一筆也是可以的。
今天已經二十二了,可以開始準備起來了。
在心里捋明白這些,宋秋便小聲道:“我打算在端午節賣一種吃食,眼下一時半會兒說說也不清楚,咱們先回村,待我讓你看看東西,再與你細說。”
二人走小路一路回了松山村,村里人差不多的竟都沒有回來,也是,他們村的人不下地干活,多的是時間擱程家莊待著的。
老袁氏這個點也還沒有回家,那家的婦人指定還沒有生下來。
宋秋開了院門拿了背簍,就拉了張梨花徑直往山上去。
這松山村背后的一片一片的山換做后世,那就是她上班的地方,她真是幾乎成天都扎在這山上了。
眼下要說別的,她說不好,要說這松山,那就沒有她不熟的地方了。
爬上了半山腰,宋秋便指了指左手邊下來山坳子又爬上去的那座小山頭,靠著外頭的官道不遠的一片。
“梨花,看見那片山沒有?那里一片一片的都是竹子,咱們要做的這個吃食,就需要那竹子的殼,現下咱們就先去撿些。”
那片山宋秋早就注意著了,只是一直沒往那邊去。
主要是跨過一個山坳子,離得有些遠。
張梨花順著看過去,見她說的地方,接嘴道:“那不是耳朵山嘛,那竹林里可有蛇呢,阿秋你忘記了?從前有一回咱去那里就碰上蛇了,后來嚇得我們就再也不敢往那邊去了。”
竹林所在的那片山從上往下的,因看著像人的耳朵的形狀,所以被叫做耳朵山。
宋秋想著張梨花說的有蛇的事,在記憶里翻了翻,發現都是兩三年前的事了,若不是去想,那真想不起來。
“沒事,咱們小心點就行!”
這后頭的一片,也就耳朵山有竹林,且那都是斑竹,有蛇她也得去啊。
兩個人小心的下了這道山腰子,穿過兩片山之間的山坳子,一路上了耳朵山,路上發現了山菌也就順道撿了。
竹林清幽涼快,一鉆進竹林,那感覺就不同了,靠得緊密的竹子一棵一棵的,竹葉繁茂,遮天蔽日,那是相當陰涼。
剛鉆進竹林,宋秋腳下就踩到了一個斑竹殼,她立馬彎身撿起來,回頭給張梨花看,“梨花你瞧,我要做的吃食,就是用這斑竹殼做,不過我手上這個斑竹殼都散開了不行,咱得撿那緊實的裹在一起的,還要沒破損的才行。”
說著,視線發現挨得近的一棵斑竹觸手可及的位置就有一個正要剝落的斑竹殼,她順手小心的剝下來,一剝落在手,那斑竹殼就自發的蜷裹在了一起,“喏,梨花你瞧,就是這種,正正好。”
斑竹殼張梨花自然是見過的,只是她看著這斑竹殼的樣子,實在想不出這能做什么吃食?
不過阿秋都這么說了,她信阿秋,那就跟著撿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