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了近了,那車隊打頭拐上了大官道,看方向,是要往北去的。
打頭一個騎馬的人眺望過來,似乎看見了這里有一處茶寮,但并沒有停下。
車隊往北去,陸陸續續經過長河邊,眼看就要走過了。
宋秋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又有些遺憾,要是能招呼了這些人,光是涼茶,都夠她賣幾十文的。
還別提那馬車上坐的主子了。
只是這馬車一看就不普通,這行人必定非富即貴,想來是看不上這官道邊上的露天小茶棚的。
宋秋雖然遺憾,但也并不氣餒。
因為總有一天,她要在這處建上一個大大的客棧,到時候,別管是非富即貴的,到了這個地,該進來的還是都得進來。
宋秋正在心里展開宏圖大志,冷不丁的就見那馬車竟然掉了頭,往這邊靠過來了。
打頭騎馬的人快車隊幾步上前來,也沒有下馬,就問起宋秋來,“你這處都有什么茶?燒開的水是什么水?”
說著也不等宋秋回答又道:“罷了,你速將板凳桌子這些都擦上一遍,擦仔細些,再將開水準備好,我們自己來泡茶。”
宋秋:“……”
她趕忙應了一聲,后頭聽著的張梨花已經麻溜拿了個干凈的抹布上前來將桌子挨個擦了個干凈。
其實沒有油水,又一直擦著,桌子本來也是很干凈的。
那人見差不多了,這才下了馬來。
而后頭靠過來在長河邊停成一條的馬車,上頭也陸陸續續有人下來。
最先下來的是后頭幾輛馬車上的人,看穿著,都是些丫鬟婆子的。
他們一下來,就先圍到了前頭兩輛馬車,然后簇擁著上頭下來的幾個人往茶棚里頭來。
宋秋只來得及看一眼,那幾個人穿著不凡,有婦人,也有小姑娘。
然后就有幾個丫鬟打扮的人找了過來,端著茶壺茶杯的,還自帶茶葉的,只要燒開的水,要自己泡的。
這些人講究,她這里只有薄荷涼茶,也省得了,便只麻溜的幫著打下手,將燒開的水遞過去就行了。
人也絲毫不讓他們插手的。
幾個主子坐了兩張桌子,其他丫鬟婆子將茶棚都站滿了,其他護衛也將茶棚團團圍住,這是有經過的人都不敢靠過來的。
有兩起過路人看了看就徑直過去了,看樣子本來也是想進來的。
宋秋看的在心里嘆氣,沒辦法,這就賣些開水了,可不好收幾個錢的。
正這么想著,那先前的護衛頭子就走了過來,“你們這里是什么茶?給外頭的護衛們一人都來上一碗。”
“是自己泡的薄荷涼茶。”宋秋應著,心里登即高興起來,外頭的護衛少說也有三四十個,這就是三四十文了。
于是忙帶著張梨花拿了竹筒裝涼茶,挨個給外頭的護衛送過去。
老袁氏見這些人都帶著刀,害怕兩個孩子出去沖撞了,忙也跟在后頭去送茶,一邊看著點。
等涼茶都送到護衛手里了,宋秋三人這才歇下來,站回后頭去候著。
宋秋不著痕跡的往里頭望了兩眼,就見一個約摸只有七八歲的小姑娘看也不看丫鬟泡好送上來的茶,只一臉不樂意的在同挨著的年輕婦人耳語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