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藤藤這些都拔掉,地翻一翻,便可以開始霉蒜霉蔥頭,撒菜種了。
冬日里能吃著什么菜,就靠這時候的勤快了,菜要種得好,那大白菜大蘿卜的,一個冬日都吃不完的。
老袁氏想著自家要開客棧的,干脆將藤架這些都拆了去,把地整寬平了些,多出一分來,也能多種一行菜。
苦瓜胡瓜什么的早就沒有了,那藤上倒是掛著幾根老掉牙的絲瓜,留著做種的,老袁氏暫時不動它,另外還牽著幾個大冬瓜,正是好吃的時候,正說著,宋秋就出來摘了一個進去。
老鄧氏見老袁氏在整地打算種下季的菜了,就也帶著苗氏拾掇起菜園子來。
兩家菜園子留著的紅辣椒還沒動,就近的,看宋秋什么時候摘,就先留著了。
灶屋里,宋秋先將兩只野雞安排上了菜單,小雞燉山菌,再好不過。
夏日里曬干的山菌抓出一捧,用熱水一泡,泡發了就有不少,
泡干凈血水的野雞塊放進鍋里焯水,水半開了,撇去浮沫,再悉數撈出鍋來,用水洗干凈。
然后洗鍋燒油,將一大塊姜放進去,家里如今常備的有的八角和香葉也放進去一些,煸香后,把野雞塊都倒進去翻炒,直到變色,再倒入少許醬油。
接著便倒入清水,把泡發好的山菌放進去,灑上適量鹽巴,大火燉煮。
直到野雞都燉的軟爛,再小火收汁。
這期間,宋秋讓張梨花控制些火候,便把野兔子剁成小塊,大拇指大小一塊的,不宜太大,倒上一點酒一點鹽巴,和姜片一起,先給兔丁碼個味,去去腥。
她打算做個麻辣兔丁。
干辣椒還沒曬干,但最早串起來晾曬的紅辣椒也有了幾分干綿,宋秋也不嫌棄,扯了半串進來,一一切成節來。
再把姜蒜切片,和花椒八角香葉一起裝在碗里備用。
鍋里燉煮的野雞也到了小火收汁的階段,把汁收好,宋秋用陶盆裝了,就放在灶臺上,灶臺上有火,余熱溫著,不會涼了去。
這會先洗了鍋放上足夠的米焯了水撈到后面鐵罐里去燜著,今兒自然要吃干飯啦。
把米飯燜上,鍋里就倒油,準備炸兔丁。
油量不少,燒熱了將碼過味的兔丁倒進去炸,炸至表面金黃干酥,才撈起來,在簸箕里瀝著。
鍋里的油盛出來,只留一些,便將姜蒜片和花椒八角香葉倒進去煸炒。
煸香后,將切成節的紅辣椒倒進去煸炒。
煸出辣味來,嗆得滿灶屋都是撲鼻的辣味,卻又香得不行。
宋秋麻溜的將炸過的兔丁倒進去,翻炒均勻后,淋上一些醬油上色,再倒入一點香油,大火爆炒片刻之后,宋秋迅速翻動著鏟子,將麻辣兔丁起了鍋,用大碗裝了。
洗鍋倒油,燒熱之后,把去了內臟泡過水碼過一層薄薄的面粉碼過味的鳥雀丟進去炸。
統共就六只,宋秋每只攔腰斬斷,倒也夠十二個人一個夾一塊的了。
這會兒的油沒有燒到最熱,鳥雀丟進去慢慢炸,炸熟,炸透,便馬上撈起來,等它放涼一些,待會兒再炸第二遍。
這會兒鍋里油撈出來,洗了鍋重新放油,就將切好的冬瓜片倒進去翻炒,炒變色放醬油裹色,放鹽巴,加上一點清水,燉煮軟透,再起鍋。
重新燒油,燒得最熱了,大火將炸過一遍的鳥雀再倒進去炸。
這會兒炸過以后,這鳥雀那叫一個酥,連骨頭都是脆的,宋秋用香油和一點鹽巴一點白糖翻炒一遍撈出來,那盤炸鳥雀,瞬時香得眾人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