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為木工活忙不過來,那作坊他們家都沒有出人,把名額讓給了隔壁羅家,跟他媳婦黃菜花同名的菜花嬸子了呢。
宋秋聽著,點頭謝過了,又說了辛苦了之類的話,就把銀錢給結了。
同村的,做這點東西,劉才貴只收了手工費,并沒有像給其他村的還要收木料錢的。
第二日一清早,宋秋在自個家里灶屋做了早飯吃了,和老袁氏一起往作坊去。
而張梨花和阿靈早一步的就先去客棧忙活了。
宋秋想著把番薯收得差不多了,她騰出手來就得往鎮上去一趟了,昨晚畫的圖紙給杜傳福拿著了,讓他今兒去鎮上找鐵匠鋪做,過兩天正好一起去拿。
到了作坊,做工的人已經都來了,有了昨兒一天干活的經驗,不用人說,自發的就開始做起了自個的活計。
宋秋檢查了泡了一晚上的漿水,和滿菊幾個合力將沉淀過的水給倒了,把底下淀著的粉給攪拌開,再往里頭倒上清水,接著沉淀。
多換幾次水,淀出來的淀粉才更好更白凈。
滿菊幾個親眼看著的,那水里頭沉出一層細滑的粉漿子,跟過年打的湯圓面差不多的,想著這就是阿秋要的東西了。
倒不知是個什么吃食,難不成跟湯圓一樣也是揉了下糖水煮著吃的?
可這不用布袋子捆起來吊著瀝干,還一個勁的泡水又是什么講究?
不懂別問,等著看就是了。
不過總算也明白了這番薯拿來又是削皮又是磨碎的折騰是要折騰出個什么玩意了。
不多時,便又外村人挑著擔子的一路進了村問到作坊來。
見里頭的陣仗,又是洗番薯又是推磨的,不明白在做什么,可也知道,這就是松山村宋家開的什么作坊了。
“宋家嬸子可在?我們是來賣番薯的,現下還收吧?”有人沖院里頭吆喝。
宋秋已經看到院外這群人了,估計是一個村的,收了番薯約在一起挑著送上來的。
人還不少。
便趕緊應了,跟著老袁氏后頭招呼人進來,照樣是老袁氏看稱,她聽了數給人結賬。
見排著隊的,探頭探腦的直往做工的這邊瞧,宋秋皺了皺眉。
原想著院子大,都在院子里做方便,不用提來提去的太麻煩。
但被人這么看著,雖說不至于就這么窺探了她的做淀粉的方法,但看猴戲一樣的,也不好。
宋秋想著待會就挪挪,磨子太重,留在原地,洗番薯和切番薯都留在原地,把最后一道舀漿子的工序挪到后院去。
“喲!大侄女,你家這番薯都是洗過的啊?”
正想著呢,耳朵里鉆進她奶的聲音,宋秋望過去,就見打頭排著的人挑來的籮筐都在上稱,她奶正指著那籮筐問那婦人。
她探頭看了一眼,見那番薯果然都是洗了的,一點泥沒有,洗得干干凈凈的。
喜歡嬌娘發家錄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嬌娘發家錄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