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袁家吧,不聲不響的就往遠了說了個姑娘,這馬上就要上門看家了,這叫村里有那心思的,可慪得不行。
得,老大盯不上了,還有老二啊
所以吧,慪歸慪,有心思的人依然熱情。
早兩天知道袁家今兒要看家,就有婦人鄉里鄉親感情好的往袁家送些自家的菜啊什么的來。
今兒更是,全村人好些沒事干的,都窩在村里的樹下看熱鬧,等著看袁家相看的那姑娘是個啥樣呢
不過應該沒這么早到的,大家說說閑閑的,就有人看到了進村的騾車。
一看那趕車的嬌嬌俏俏的小姑娘,可不就是宋秋那丫頭
性子活的主動就湊上去打起招呼來。
大家都往宋家去賣過番薯的,誰都認得宋秋。
宋秋冷不丁見村口這么多人的,還嚇了一跳,小聲跟她奶嘀咕,“今兒太陽是好,可日頭還沒起呢,大家這么早就都出來等著曬太陽了”
老袁氏聽著,笑得不行,見這么多人往上湊,她趕緊出聲,熟得不熟得,應了話打了招呼,便讓宋秋趕緊趕著騾車往前頭去了。
樹下的眾人目送著騾車進了村,徑直往村東頭的袁家去。
人群里有人小聲在說,“瞧瞧宋家這丫頭,生得可越發水靈了,那一身簇新的棉襖子穿著,可真好看啊”
“誰叫人家丫子出息能耐呢,聽說那銀子都是她掙的,穿個新棉襖又咋地了要是我閨女能給我掙這錢來,我給她打金簪都行咧”
“別說宋秋這小丫頭了,你瞧瞧成子他大姑,我當年嫁進村的時候,她還沒嫁人,挑來挑去嫁去了松山村這個小村子,那宋家又沒田地,那宋孝全倒是有些手藝,日子滿打滿算還算好過,可惜啊
也不知是她命不好還是咋的,嫁過去不久就死了獨婆婆,生了兒子沒多久又死了男人,一個人苦了吧唧的拉扯大了兒子,還沒等到松口氣呢,兒子這成了親不久也沒了,留下三個婦孺,也是難過咧
可老天還不放過她,又給死了兒媳婦,孫女還沒長大嫁人呢,就年上那回,病得多重成子他大姑不哭著回來借銀錢給孫女治病來著
聽說人眼見著是不行了的,也不知是不是成子他大姑幾十年的霉運終于用完了,老天爺突然開了恩,這孫女硬生生的就給好起來了,這一好吧,宋家的日子可不就好過起來了
從前哪里能想到啊這又是開客棧,又是開作坊的,還買了農莊田地和下人的,瞧著多紅火啊所以人這命啊還真是說不好喲”
其他人聽著,知道老袁氏這前半輩子坎坷的人都不禁認同點頭,但眼下宋家這么紅火,又都覺得她是后福在后頭呢
這不,后半輩子,老袁氏不就只有享福的哪里還能苦了去
也有村里年輕的不清楚那些前事的,只滿心羨慕宋家的日子,有人還在咂舌,“也不知道宋家這丫頭到底掙了多少銀子,咋這么會撈呢”
有心思活沒少打聽宋家的人就道“到底掙了多少不清楚,反正少不了就那黃員外的莊子和地,少說也值個幾百兩的吧那可是足足六十畝地呢還別說其他的,就她買了那好些人的,手里頭沒銀子,哪有那底氣和派頭”
人聽著就滿臉羨慕起來,“掙這么多家業,可惜宋家也沒個男人撐著,也不知道哪個運氣好的,能入了宋家門去,當這上門女婿,香啊”
“你倒是想,可惜人家看不上啊”有人打趣起來。
眾人說說笑笑,鬧作一團,好半晌才消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