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毛不好褪的,從黃桶里抓出一把豬毛蓋住燙一會兒,再用浮石錘錘,刮子刮幾下,掃毛刀掃一遍。
然后,一頭毛豬就變成胖嘟嘟兒白乎乎兒的了,看著就喜人。
最后,就是“解豬”了。
幾人一起把豬抬起來,用鐵鉤勾住一條后腿,倒掛在檐階上掛著的勾子上。
王屠戶拿著一把鋒利的刀卸下豬頭,再割下豬尾巴。
將豬頭豬尾巴一起拿給老袁氏看到,這就叫有頭有尾。
接著便開膛破肚,扒下五臟六腑,掏出大、小腸等,再沿豬脊梁用刀一梨兩半,倒掛著從下往上一塊塊分割。
殺了二十幾年豬的,王屠戶這殺豬的手藝,那是看得村人都拍手叫好的
刀法不錯,那可是真把式,只一會兒的功夫,豬的前后四條腿,肘、肋、臀就被大卸成無數塊兒。
袁栓子幾個接在旁邊,把每塊卸好的肉都用棕葉做的卯子穿好,一起放在專門拿來裝肉的大瓦缸里。
豬肉分好,要趁豬肉尚有余溫,趕緊腌制臘肉,才巴鹽入味。
老袁氏幾個等著的,便麻溜的將肉塊都抹上鹽、花椒等調料,抹均勻,才放置起來。
如此,這一頭大肥豬就殺好了,內臟那些自有老袁氏帶了老孟氏幾個去處理,這肉殺出來了,也可以開始準備殺豬飯了。
多多少少六七桌呢,可是要準備一番功夫的。
男人們這邊,便就接著開始殺第二頭豬。
宋秋看過了殺第一頭豬,瞧著跟后世他們殺年豬也差不多,就沒有守著看第二頭了,跟著進了灶屋,去看整治殺豬飯。
鍋里的沸水騰出去了,便燒了水把豬血給煮上。
豬頭和豬尾巴要留著過年供神供祖先的,便掛在了一邊去。
今兒的殺豬飯,宋秋和老袁氏商量過了,也不小氣。
除了一道殺豬飯必備的豬血旺燉豆腐,另外還準備五道菜,一道酸菜燉拆骨肉,一道蘿卜燉排骨,一道豬心豬肺燉白菜,一道回鍋肉,一道泡椒豬肝,都用大陶盆裝的,保證來的人敞開了吃夠的。
老孟氏是做茶飯的好手,胡玉生的媳婦彭氏也是同樣,就由他們兩個人動手掌勺,老袁氏跟胡袁氏還有老鄧氏和苗氏幫著洗菜切菜燒火的。
灶屋里鐺鐺鐺的忙活的有模有樣。
宋家自家養的豬小,好摁,殺起來也快,不一會兒就解好了肉。
忙活殺豬的人就把院子里收拾了,黃桶這些清洗干凈了,再收拾干凈一身,圍著火邊坐了,一邊休息,一邊說話擺閑。
說著今兒這兩頭豬殺了多少肉的,膘肥肉好。
圍觀的村人看完了殺豬的熱鬧,要留下來吃殺豬飯的就留下來幫著擺排桌子板凳的。
宋家自然是沒有六七張桌子的,就就近去借,一家搬一張來的,很快就給院子里擺上了。
這會兒,灶屋里的殺豬菜也整出來好幾道的了。
大家圍著桌子坐了,一邊擺閑等開飯,一邊聞著這肉香味,真是喜咧了嘴。
------題外話------
今天還是一更,過年親戚多,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