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過世的親人的墳墓離得都不遠,大致都在那一片,翻過耳朵山背后那片山坳子就是了。
只宋秋的高祖奶奶也就是她爺爺的奶奶葬得遠了些,還在兩片山頭之后。
實在太遠,每年宋秋都是在山坳子這里喊著燒紙的,因為老袁氏也不放心她一個人去那么遠上墳。
但今年有阿靈陪著,自然是要上全了的。
宋秋便打算先去給高祖奶奶上了墳返回來再給爺爺他們燒紙。
兩個人用了將近一個時辰,才到高祖奶奶的墳前。
要不是有豎著的牌位寫著,宋秋也是找不到哪個墳頭才是的。
到墳前,把祭品都擺放出來,宋秋燒了一大把紙錢,又點了兩根蠟燭插在墳前,然后燃了香,給阿靈三根,兩個人對著墳頭磕了頭作了揖,便即將香插在蠟燭旁邊。
祭拜完高祖奶奶,兩個人便背了東西原路返回。
到耳朵山這邊的山坳子下,才停下。
這里一二三四五座墳,都挨得不遠。
宋秋按輩分,先給曾祖爺爺和曾祖奶奶上墳磕頭作揖,然后便是爺爺宋孝全,以及她爹娘。
幾座墳頭拜下來,準備的紙錢香燭這些也都用完了,兩個人便背著祭品準備下山回家了。
回到家,已經快午時了。
上墳就是這樣,幾乎都要花半天的。
像村里劉老猛家去世親人葬在快及松山寺那邊的山上的,這年三十上墳,幾天都要半下午才能完事回家呢。
因此,一般半下午吃團年飯,或者天黑了才吃團年飯的,都是正常。
宋秋歇歇腳,喝了一碗老袁氏煮好的醪糟湯,就穿了圍裙,開始大顯身手,準備做菜了。
她跟老袁氏商量過了,定出了準備做十二道菜的席面。
首先魚是必要有的,還必須得是全魚,更少不了雞,萬事吉開頭。
一道白切雞,大吉大利。
一道魔芋燒鴨,財氣滿滿。
一道紅燒鯽魚,連年有余。
一道粉蒸肉,蒸蒸日上。
一道豆腐丸子,團團圓圓。
一道韭菜雞蛋,長長久久。
一道醋釀白菜,八方來財。
一道小炒芹菜,勤勞生財。
一道臘味拼盤,紅紅火火。
一道涼拌蓮藕,好運連連。
一道涼拌豬耳,順風順水。
一道涼拌雜蔬,闔家歡樂。
四葷四素四涼菜,齊齊活活。
宋秋掌勺,老袁氏燒火,阿靈幫著打下手。
雖只有三個人,可不大的灶屋里卻充斥著幸福和歡樂。
等十二道菜將桌子擺得滿滿當當,已經是半下午了。
把酒倒上,碗筷擺好,請回來的親人先吃著。
宋秋則拿了鞭炮到院子里頭去放,噼里啪啦的炮仗一響,整個松山村都聽得到。
此起彼伏的,又要不少炮仗聲在不斷響著,叫人一聽,就知道,哪家哪家的團年飯開始咯!
《嬌娘發家錄》無錯章節將持續在筆趣閣小說網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筆趣閣!喜歡嬌娘發家錄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嬌娘發家錄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