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上山的石階上,江昀四處打量。
葬劍山的風景還是很漂亮的。
跨過山門,進入山中,重巒疊嶂,古木參天,晨霧凝翠,靜而深沉;行至過半,耳聽飛瀑流泉,兼有鳥語花香。
走出林間,踏上險峰,云斷橋連;探頭下看,澗深谷幽,天光一線。
一路上流連風景,江昀的腳步都慢了下來。
在旁陪同他往上走的弟子,也不催促。訪客這般態度,他也早就見怪不怪了,且每次都會因此而自豪。
只是,有人等不及了。
約在山中走了一個小時左右,迎面來了一人。
他穿著一身青衫,腰間掛著一柄劍,還有一個酒葫蘆。頭發散亂,臉上還有些胡茬。臉龐倒是英俊的,只是那頹廢氣質也掩蓋不住,頗有些不羈小節的江湖劍客的風范。
引路的弟子見人,連忙拱手:“楊棄師弟,你怎來了?可是師父等久了?”
雖然口稱師弟,但他還是挺恭敬的。雖說輩分亂不得,但實力的差距、在山莊內真傳弟子與普通弟子間的身份差距,那是實實在在的。
江昀的記憶里,有楊棄這人。
他曾經跟父親江銘一起來過葬劍山莊,自然也見過楊棄。
楊棄從小就進了山莊,無父無母,被盧劍熙收為弟子且一手養大,單名‘棄’字,也是祭奠棄童的出身。
他天資卓越,早早就顯露出了天賦,更是被評為了‘少七劍’之一,稱為‘青酒劍’,時因其酷愛飲青梅酒而得名。
如果江昀沒記錯的話,楊棄今年二十一歲,是‘少七劍’中年紀最大的一位,實力如今穩穩站在了啟九星,怕是突破臨之境在即了。
話說這‘少七劍’,其實名聲大于實力。每過一代,吳人都會這么評一波,大約意思就是吳地年輕一代最有潛力的七個人,只評二十二歲以下,寄希望于說這七個都能在二十二歲之前晉升到臨之境。
但話雖如此,其實每次評出來的人,可不一定真的能達標。
固然有真正對得起這‘少七劍’名頭的,比如‘青酒劍’楊棄;但同樣也有給一些名門大派的核心弟子鼓吹一下的意思。
比如‘白衣劍’江昀……
十七歲啟三星,叫聲天才也可以,但同為十七歲,難道整個吳地就沒比江昀強的?
不可能,怕是比他強的人,還多得很。十七八歲啟三星、啟四星的,不多但也不是見不到,比如眼前這位,十七歲的時候都已經啟六星了。
江昀能評上個‘白衣劍’,那是因為他爹叫江銘,他是廬州江氏的嫡長子、繼承人。換個寒門子弟,十七歲啟三星喊聲小天才就算了,想評‘少七劍’簡直做夢。
楊棄拱手,說道:“魏師兄好,師父確實等急了,命我來看看。”
復又看向江昀,感嘆一句道:“江昀師弟,多年未見,竟也跟我一般高了。”
“楊師兄風采更勝當年。”
“我個酒鬼有何風采?”楊棄啞然失笑,后又立即表情肅穆的說道,“廬州之事,我也有聽聞,請師弟節哀。萬幸你能活下來,現在江湖人都以為你還被關在廬州大獄呢。”
“僥幸逃脫,命硬沒死。”江昀如是說道,倒是沒有解釋逃獄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