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科學的戰斗方法不但能取長補短,彌補不同兵種的弱點,增加兵種配合,強化部隊整體防御力,還能最大程度發揮出各個兵種的威力,增強部隊整體攻擊力。
讓部隊的綜合實力不是各個兵種戰斗力單純的加減,而是幾何形乘方的提升。
核心的觀點就是:部隊的編制方式不是為戰斗服務的,而是一切都為了勝利。
遵照上面的理念。新的兵種不管強力與否,都需要進行磨合訓練。
魔王軍是一個整體,魔王軍的戰斗風格也是特殊的。
只有盡快的融入魔王軍的氛圍,習慣魔王軍的戰斗方式,和其他成員產生默契,才能成魔王軍的一部分。
只有蠻力,不懂配合是無法契合魔王軍,成為真正可靠的戰力的。
如果魔王軍不是完整的一塊,不僅僅會讓總體戰斗力大打折扣,降低戰術達成的效率,甚至會反過來威脅到其他成員的安全,影響到整個戰略計劃。
就像城墻的缺口會優先成為被攻擊目標一樣。
李沐然會根據兵種的特點將戰士部署在不同的位置。
會根據現有的兵種種類制定不同的戰術。
不會強迫戰士們呆在不適合自己的位置上,不會勉強大家發揮遠超過自己能力的作用。
之前的計劃中,魔王軍唯一的近戰單位是魔劍士。
顯然,熊人族比只有名字吊,實力卻糊弄人的魔劍士好用多了。
畢竟魔劍士成員都是原本就不擅長體術的暗精靈。是死宅強化部隊。基礎就那樣,短時間內不能給予太大希望。
而熊人族因為種族特性,是天生的戰士。絕對算的上是魔劍士的上位兵種。
最少也需要個三本科技吧。
有了熊人族的加入,之前魔劍士要分擔的壓力就減少了許多。
李沐然的戰術也做出相應的調整。
通過簡單的默契訓練。
熊人族很快就能和其他部隊配合作戰了。
說起這個來,還有個讓李沐然超級感興趣的細節。
那就是,熊人族可以切換形態。
男人不管多大,都無法抗拒可變形東西的魅力。
熊人族這一點,讓李沐然就像談起喜歡的高達機體,雙眼閃光,無比興奮。
熊人族可以切換站立和奔跑形態。
站立形態和人站立時一樣,是用雙腿支撐全身的重量。
站著的時候,熊人族可以像人類那樣戰斗,通過揮舞力爪,將敵人拍成肉末。
奔跑形態則更像大家常識中的熊。
熊人族會四肢著地,快速奔襲。百公里耗油一頭牛。
在奔跑的時候,不但同樣可以用前爪進行攻擊,還會獲得特有的‘沖鋒-碾軋’技能。
被高速奔襲的熊人族撞個正著,骨頭不被撞粉碎都是輕的。
兩種形態的時候都能進行戰斗。
但前者更偏向技術。站立的時候視野更寬廣,行動更靈活,十分適合混戰。可以大幅度避免來自背后的攻擊。
后者更偏向行軍速度和沖擊力。在需要迅速切入戰場,快速奪取目標和用蠻力摧毀掩體的時候效果拔群。
相比站立形態,奔跑形態可以服務于更多的戰略計劃,擁有更多的戰略可能性。
光是這一點,就彰顯出將熊人族吸納入魔王軍的意義。
更讓李沐然開心的是,熊人族不僅能切換兩種形態。
熊人族在奔跑形態的狀態下,還可以被騎乘。
對,大家沒用聽錯。熊人族可以變成‘坐騎’。
擁有能輕松拍碎巨木和巖石的力量,奔跑的時候馱一兩個人根本不在話下。
對已經完成特種兵訓練課程,耐力和意識都被極限強化的熊人族來說,馱個人狂奔,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