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凈土,以黃金鋪地,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又有七重欄循、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環繞四周;中有七寶池,金沙鋪底,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其中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出和雅音,如誦佛經。
法壇四周諸多僧人,面此佛土,皆是面露虔誠之色。
有那凈土一脈弟子,更是面色激動,淚流滿面,同時誦起《阿彌陀經》,與法壇之上法耘和尚相合,增長極樂凈土。外圍觀禮的各道修士中,也大多面向顯化的極樂凈土,露出向往之色。
當場又有數人,直接口誦‘阿彌陀佛’,皈依佛門。
至于更外圍,城池之中數量眾多的凡人信眾,此時更是陷入狂熱、歡呼之中,無數人面向寺廟跪倒、五體投地叩拜而下。
白夜身處這樣狂熱氛圍之中,身受極樂凈土影響,神魂也是一樣搖搖欲動,似要投入凈土之中。
好在,他游歷佛域月余,以諸般佛法、鐘聲洗練自身、磨礪己道,早已有了長足長進,不似當初剛到佛域,聽聞‘弘法寺’鐘聲,便差點沉迷其中。
此時,縱是極樂凈土在他眼前顯化,眾僧齊誦佛經度化,眾生狂熱齊呼,卻也是難以撼動白夜本心。
本命寶鏡在他識海丹田之中轉動,其上寶禁游轉,諸般陰陽生死玄機以寶鏡為中心,在四周顯化、演繹,匯成一方‘道域’。
‘道域’之中,有水火生發,有日月行天,有陰陽轉輪,有劫氣叢生……皆是白夜游歷四方,歷經玄辰界‘陰陽劫’所感、所悟,匯成自身大道。
此時,這‘道域’如一方堅石璞玉,護住白夜本命法寶與神魂本心,受極樂凈土、諸般佛光、佛音打磨、侵蝕,卻是不損分毫,反而堅石愈堅、璞玉綻光,‘陰陽劫’大道,在這佛法磨礪之下,越來越穩、越來越強、越來越顯完善!
法壇之上,法耘和尚將整部《阿彌陀經》誦念完,又自闡述起自身對于《阿彌陀經》的感悟、修行來。
此時,方是真正的‘辯經’,自自身之道,辯論佛經。
而隨著法耘和尚闡述自身感悟,四周衍化的極樂凈土,也是隨之而生諸般變化,顯得越來越真實、宏大、莊嚴。
白夜感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強,不得不主動催轉起本命法寶,寶鏡之上‘陰陽鏡’禁制游轉,黑白玄光大放,鎮壓識海、守護心神。
如此又是半天,日落西天,夜色降臨,法耘和尚終于闡述結束。
而四周衍化的極樂凈土,此時已經似是真實凈土降臨,夜色之下,凈土佛光,散發著黃金光芒,如是一**日墜落城池之中。
四周城池內眾多信徒凡人,爭相前涌,想要進入凈土之中。
不過,這些凡人信徒,雖然身處浮屠城中,看似距離浮屠寺不遠,凈土就在眼前。
但是,任他們如何奔跑,凈土就在眼前,卻又無法靠近分毫,更別說進入其中了。
“南無阿彌陀佛!”這時,法耘和尚從法壇之上站起,面向這爭相洶涌的凡人信徒,沉聲喝道:“信愿念佛,虔心事佛,自可入得凈土!”
此一聲喝,宛如天音,當頭棒喝,頓時讓眾多洶涌的凡人百姓驚醒,紛紛停下腳步,面色虔誠向著凈土方向叩拜,口中齊誦:“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