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晦聞言,臉上頓露喜色。
他找余琰過來詢問,本是因為神行和尚之事,一時起念,想到連逵十兇之一的黑山神這廝都這般心服口服了,那么他何不找這個“神秀和尚”來問一問呢?
正好他對找高僧請教一事,早就有這個念頭。
只不過那寺外的高僧,他可不敢找。
畢竟自家人知自家事。
他在拜佛居,有至人的能耐,可一旦離開拜佛居,那么他依舊是當年那個強人。只不過他比當年的自己,身上多了幾分佛韻罷了。
畢竟,再怎么說,他都已經裝了這么些年和尚了,縱使六根不凈,但也不至于仍和當年那時候一個樣。
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
但讓他沒想到是,這一時起念,卻成了神來一筆,一下子就解了他多年的困惑。
何以為故?
是舍利子!
原來高僧就在自己寺內!
神晦欣喜不已。
不過想想也是,自打十二年前,他兄弟幾人強占了這爛杏寺后,收斂了性子,又按規矩招收僧人,吃齋念佛,做足了姿態,。這十二年的時間,縱使再不濟,也總能培養出一兩個能感悟佛法的!
于是神晦再作詢問:“神秀,何以為真人,又何以為凡人?這凡人與真人,到底差別在何處?”
余琰面無表情,不過心里頭奇怪不已。
剛才那個是佛門的問題,眼下這個卻是道門的。
但轉念想到至人這一個說法,最早是出自道門,便不再在意,然后想了想,回答道:“凡人心隨境轉,真人境隨心轉。”
心驚不已的神晦連忙問道:“那可有真人?”
余琰:???
( ̄~ ̄)
這種問題,問他一個才穿越過來不到一天,連前身記憶都沒完全繼承的人,真的好嗎?
但顯然他不能這么說。
于是,余琰現編道:“至人亦是真人,真人卻非至人。”
神晦頓時怔住了。
他沒明白余琰這番話的意思的,但并不妨礙他被這番話所觸動,內心陷入久久的震撼當中。
想了好一會兒,仍就沒想明白的神晦,只好問道:“以佛法,該作何解?”
余琰:???
(ノ ̄ー ̄)ノノ(o_oノ)
喂喂喂,到底你是住持,還是我是住持呀?
不過瞄了一眼已經跑出來有一會兒的方頭括號后,余琰就不考慮這個問題了。然后,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往下編的他,只好口中吟詩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說完,他就不說了,因為再說下去就要露餡了。
至于為什么吟這首詩?
他剛好記起來這首和佛門有關,并且是表達夸贊之意的詩……
神晦聽聞這話,頓時再度怔住。
他瞪大眼,看著余琰,滿臉的震驚。
這一瞬間,他終于徹底明白了黑山神那廝為什么會想要拜師了!
此子有佛行人間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