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玩意兒,不敢說的,余琰覺得自己冒充一個能掐會算的世外高人,十個人里面,至少能信三個。
“要是能再有修行之法就好了。”余琰不免得隴望蜀。
修真之能,輔以這洞悉萬物的能耐,那他豈不是……
一念及此,余琰的心頭便火熱無比。
只可惜,就連這爛杏寺內都沒有修行之法,余琰也只好把這個念頭在自己腦海里轉了一轉,然后就壓下去了。
對于修行,余琰只知道至人這一個境界,或者更貼切點,是這一個說法。
其他的,至人之前有什么境界,怎么樣才能成為至人,便一概不清楚了。
至于為什么余琰能知道至人卻不知其他,這卻是因為不少至人境的大修行者都被朝廷冊封過,賜下了豐厚賞賜不說,還下告于民,這使得哪怕是莊子里的一個佃農,或許都聽說過至人。
就比如說,這遠樵山集鎮上屬的蘇湯河縣,就有一位至人境的大修行者,受到朝廷冊封,因此這一帶的人,都稱呼其為封君。
桃花封君。
是道門那邊的一位大人物。
就是有一點比較奇怪,這蘇湯河縣內的道觀,卻沒有因為自家有這么一位封君而大興。反倒是寺廟居多,而且香火都挺不錯,其中又以爛杏寺為最,遠近聞名,時常就有官員鄉紳,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亦或者貴婦人,前來上香禮佛。
這就比較令人費解了……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道門和佛門的關系,并不是敵對的,整體關系上還很融洽。
因為在這佛道之外,還有一個儒家。
朝廷以儒治國,自然,這使得儒家子弟大多都手握重權。
除此之外,便是這道法,佛法,都講究一個順天。而儒家借朝廷行法,等若代天子行事。是以,既然道法和佛法都講究順天,又怎么會逆天呢?
因此,在儒家面前,無論是道法還是佛法,都要低上一個頭。
這也讓僧道很多時候,都是在互幫互助。
“喵~”
聽到耳畔的這一聲,余琰止住遐想,他往那狹窄無比的山道上走去。
陡峭的山壁上,橫生出一條只有一腳來寬的小路,許是走了一遍,余琰這會兒走得很是自然,就是走過去后,余琰在心底里發誓,以后當了住持,第一件事就是修路!
就這一趟拜佛居之行,直接改變了他先前的打算。
這世道恍如聊齋,那么想必無論去哪兒,都是有危險的,寺內雖有各種詭異,但是……他只要不離開拜佛居就行了啊!
身在拜佛居,他就是至人!
既然這個至人是有水分的,余琰也是甘之若飴。
因為這是他目前最好,也是唯一的選擇。
回過頭,余琰看了一眼那仿佛鑲嵌在山壁中的拜佛居,望著那彌漫不散的霧氣,以及那盡收眼底的濤濤碧綠林海。
還別說,這地方的風景是真得好!
就是無月看著這會兒的余琰,很是困惑的歪了歪貓腦袋,一雙金黃色的眸子,在豎起間顯得略有些呆愣。
因為這只四蹄踏雪貍花貓在納悶,這個笨蛋和尚在看什么,看得這么出神呢?
這山,這林,這里的景,不都已經看了好多年了嘛!
于是,想不明白的貍花貓,就伸出小爪子,抓向了余琰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