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余琰還是答應下來了。
他怕自己說個不字,這個便宜徒弟就要一拳頭掄他腦門上。
而且,他答應了的話,也可以趁機問一下,這荊棘嶺上的宴會,都有些什么講究。
韶華宴!
以韶華為名,這宴會恐怕有他難以想象之處。
畢竟韶華所指的,通常是美好時光。
蘇施施這會兒聽了神行和尚的話,眼中滿是探尋之意的看了他一眼,但也沒說什么,只是說了句該下山了。而等到下山后,見四下無外人,她才開口問起這事來。
“小石頭,你怎么會有韶華宴的請柬?”蘇施施對這事好奇不已。
余琰聞言愕然,怎么聽她這話的意思,這韶華宴好像不是什么隱秘的樣子呢?神俠怪異之流的神行和尚知道,這元府郡主蘇施施居然也知道!
于是想了想,他便實話實說道:“貧僧對此一無所知,是今日住持突然喊貧僧過去,然后給了貧僧這一請柬,讓貧僧代為去赴宴。”
蘇施施沒想到是這么一個由來,她不由就白了余琰一眼,道:“你可真是個糊涂和尚,居然什么都不知道,就要去那韶華宴,你以為那宴是尋常之宴嗎?但你去的話,倒也無妨,沒準還能得些好處哩!不過說起這事,你好端端的,怎么做起了和尚?我娘留下那些田地,還不夠供你讀書嗎?為什么非要出家呢?”
余琰聞言,不免沉默了會兒。
消化了蘇施施這番話中前半部分的內容后,又仔細思量起后部分的內容。
這后面一番話里,有隱藏之意。
蘇施施是在埋怨。
但她埋怨的很有道理。
畢竟,無論是僧,還是道,在儒家面前,都要矮上一頭,這是兩家本身之法的限制,所以相較于讀書識字考取功名,這出家為僧,確實是下下之策!
念及此,余琰也不隱瞞。
將前身神秀和尚出家的緣由,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
不曾想,聽聞余琰這番敘述,尤其是知道神秀和尚生母之死的原因后,蘇施施頓時一副感觸甚深的模樣,她忍不住說道:“男兒可三妻四妾,女兒家卻是要苦守一人,這也不太不公!小石頭,你要是能考個秀才功名,或許你我……我也不必……哎,和你一個和尚說這些有什么用呢!”
蘇施施神情黯然,她欲言又止,在深深的看了余琰一眼后,便直接丟下三人走了。
“和尚,小姐這一陣子心情苦悶,失禮之處,還請見諒。對于與和尚的友情,小姐一直沒有忘記,和尚當年送給小姐的草鶴,小姐至今還留著哩!”丫鬟翠依便趕緊對余琰說了一番,然后追向蘇施施。
等這一對小姐丫鬟都走了,神行和尚才開口道:“師父,這莫不是你的風流債?”
余琰白他一眼。
!?(?_?;?
這廝是什么眼神?
分明是所托非人,對自己所嫁之人不滿意好不好!
這都能扯上他?
不過余琰也不解釋,因為懶得,隨即就問道:“這長福鏢局怎么走?你可知道。”
神秀和尚太宅了,連怎么去名頭不小的長福鏢局也不知道。
“灑家知曉,不過既然師父你有個去處,那么灑家就不跟師父一起走了,正好灑家還得去想辦法去弄一身道袍。”神行和尚一聽余琰這么問,便一摸自己后腦勺,這般說道。
“為什么要去弄一身道袍?”余琰不免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