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親自查看了火情,火是從桂陽的倉庫那邊燒起來的,只是燒毀了一些相鄰的民房,并未波及到更多的地方。
很顯然,吳軍縱火的目的十分明確,那就是燒掉倉庫之內那些帶不走的東西,這倒讓劉靖十分的好奇了,吳軍繼然將桂陽做為了一個補給點,那么所貯存的物資糧草就是為了保障軍隊的所需的,吳軍又怎么可能會輕易地將其焚燒掉,難道說吳軍在這里存放的物資已經多到帶不走的地步了?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一路上吳軍幾乎是輕裝而行的,為了加速逃亡,他們從長沙逃出來的時候,就不敢攜帶冗余的東西,一路之上,全都倚仗沿途的補給。
此時桂陽所存貯的糧草物資對于吳軍來說,那就是救命的口糧啊,所以他們肯定會不顧一切地將這些物資帶走的。
除非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吳軍不再需要這些物資了,為了防止這些物資落入到魏軍的手中,才會在魏軍到來之前,縱火燒掉。
中壘營入城之后,立刻竭盡全力地撲滅大火,經過他們的奮力撲救,火勢已經得到了控制,不過倉庫之內的大部分物資都被燒毀了。
從那些殘存的余燼之中可以看出,被燒毀的物資大部分是糧草,中壘營的士兵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劉靖,劉靖微微一皺眉,看來自己的推測沒有錯,吳軍這次縱火,目標僅僅只是那些庫存的糧草,而并不是刻意地要來縱燒焚城。
至于那些被燒的民居,也只是被殃及而已,并非是吳軍有意為之的。
而且從被燒的糧草來看,那數量也絕對不是少數,至少也多達數萬斛,幾乎占到了吳軍在桂陽存貯糧草的絕大部分。
也就是說,吳軍存貯在桂陽的糧草根本就沒有被帶走,而是全部被付之一炬了。
劉靖想了想,下令魏軍帶幾個城內尚未出城的百姓過來。
城內的百姓雖然有不少的人逃走了,但滯留在城內的仍舊有不少的人,畢竟這次吳軍放火,也只是燒掉了府庫附近的一些房子,其他沒有波及到的百姓還是有人不肯離城的。
這些平民被帶到劉靖面前的時候,嚇得是魂飛魄散,雙股戰戰,這一刻他們恐怕是連腸子也悔青了,只恨自己為什么不跟著其他的人逃走呢。
劉靖卻是一臉的和顏悅色,首先向這些百姓講明了魏軍的紀律,與民秋毫無犯,任何魏軍士兵如有違反軍紀者,劉靖歡迎桂陽的百姓出來告發,他們一定會嚴肅處理,并給予百姓補償。
這些百姓雖是將信將疑,但看到劉靖如此的大官,一點架子也沒有,忐忑不安地心終于也算是平靜了一些,對著劉靖磕頭謝恩。
劉靖命人取過幾串銅錢來,對百姓道:“本督有幾個小問題需要問一下父老鄉親,希望大家據實回答,凡是答對的,皆有賞錢可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