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旦出海之后,羊祜就不會再擔心消息的泄漏了,他親自指揮船隊,一路向南航行。
在魏軍出發之前,海上剛剛經歷過一場大的風暴,滔天巨浪,狂風驟雨,感覺就如同到了世界的末日一般。
盡管說,海上的風暴并無規律可循,但常年在海上行船的船工還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條件發現風暴的預兆,從而進行規避。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些船工和漁民常年在大海之中討生活,那可怕的風暴必然是他們需要去面對的東西,在這種毀天滅地的力量面前,人的力量往往是蒼白軟弱的,只有做到對風暴的比較準確的預測,他們才能規避風險。
在這方面,祖祖輩輩常年積累的經驗就能起到關鍵的作用。
比如觀察海浪的情況,如果出現長浪或浪吼的現象,那就證明風暴在幾天后就會來襲。
看云也是一個辦法,看到東方天邊散布著象亂絲一樣有光的云彩,從地平線象扇子一樣四散開來,約有六、七千米高,且在早晨或晚上天空會出現美麗的彩霞,那就是風暴的前兆。
或者觀察海中魚蝦和空中海鳥的變化,也可以感知風暴的來臨。
尋常的情況下,海中的這些魚或鳥對氣候的敏感程度是遠大于人類的,在風暴來臨之前,魚兒會大面積地上浮,騷動不安,海鷗海燕這些海鳥也會拼了命地往陸地方向飛,這些動物的異常反應,也大多是預示著風暴的來臨。
雖然說這些預測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準確,但大多的時候還是比較靠譜的,本來羊祜計劃著在幾天前就要出發了,但一位有經驗的船工勸他暫緩出發,就一兩天就會有一次風暴來襲。
這位船工發現了海上的一種異常現象,那就是前天夜里,海面上突然風平浪靜,宛如一面鏡子一般,就連月亮的影子都清晰地倒映在海中。
若是在平時,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浪上無風三尺浪,隨便一點的海浪都能把月影給揉碎了。
魏軍之中大部分人都認為這么平靜的好天氣利于出海,但一位有經驗的老船工卻勸阻他們,海底照月可不是什么好兆頭,要提防大風的來襲。
眾人不信,但羊祜為了謹慎起見,還是讓船隊多停留了幾日。
果然兩天之后便有一場風暴來襲,眾人皆對老船工是心服口服。
羊祜也是虛心地向老船工請教,老船工道,海上風暴雖然常有,尤其是夏秋之際頻發,但同樣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每次風暴過后,都會有些許天的平靜,長則十天半月,短則三日五日,只要魏軍船隊能抓住這個時間,及早出發,三五日后便可抵達日南郡。
羊祜從其言,風暴一過,便令船隊揚帆啟航,直赴日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