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的守將是傅僉和蔣舒,關中都督傅僉和武興督蔣舒俱都是姜維一手提撥起來。
傅僉乃是蜀將傅肜之子,當年猇亭之戰時劉備兵敗,傅肜主動地領軍斷后,掩護劉備撤退,被吳軍包圍,手下的兵士都戰死了,吳國將領令傅肜投降,傅肜罵道:“吳狗!安有漢將軍降者!”于是戰死。
劉備逃回到了白帝城,聞傅僉之死,憐其忠,封其子傅僉為左中郎,襲其父之爵,因其年幼,養在宮中,傅僉與后主劉禪年齒相當,幼為玩伴,相交甚篤。
后來傅僉成年之后,謝絕了劉禪要他在朝中任職的好意,投筆從戎,加入到了軍隊之中。
傅僉為人有膽識,有謀略,在軍中很快就引起了姜維的注意,深得姜維的賞識,被提撥擔任了關中都督。
雖然這個關中都督只是遙領,但品秩卻不在漢中永安這些都督之下,而且本身傅僉就是領軍將軍,屢次北伐之時,沖鋒陷陣,殺敵奮勇,深得姜維的喜歡。
這次姜維在漢中實施斂兵聚谷計劃,便對傅僉委以重任,讓他擔任陽平關的守將,足見姜維對他的器重和厚望。
而副將蔣舒也是姜維的心腹將領,姜維一手提撥起來的,只不過是在領軍能力上,稍遜傅僉一些,不過現在蜀國人才匱乏,將星凋零,比起其他的人來,蔣舒還是要強上一些的,所以姜維才會安排他來擔任陽平關的副將,與傅僉共守陽平關。
漢城樂城的防務皆是由一人來擔綱,唯獨陽平關,是正副守將的配置,這也說明了姜維對陽平關的防御是何等的看重。
傅僉領命駐守陽平關之后,深感責任之重大,絲毫不敢懈怠,嚴以律己,嚴以治軍,陽平關的防御雖然已經是足夠堅固了,但傅僉依然命軍士開山采石,用來加固城墻。
雖然陽平關依山傍水,距離走馬嶺并不太遠,但開山采石本身就是一件苦差事,傅僉定下的任務量又大,讓那些負責采石的蜀兵是苦不堪言,他們不敢違傅僉之令,只能向蔣舒求情,希望蔣舒可以跟傅僉說說,減少一下采石的任務量,以減輕他們的負擔。
于是蔣舒就對傅僉道:“子眾兄,陽平關城墻已是足夠堅固,稍加修繕即可,又何苦如此興師動眾?可否減少些采石量,讓士卒也不必如此辛苦。”
傅僉斷然地拒絕道:“大將軍委任你我駐守陽平關,豈可有半分懈怠,陽平關雖固,但魏軍何其兇頑,投石車尤為厲害,吳國的長江天塹亦可破也,此時不辛苦些,只怕魏軍攻到城下時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