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到嘴邊的肥肉不吃的話,那簡直就是沒有天理了。
或許是鄧艾比較托大,也或許是魏軍兵力比較緊張,抽調不出太多的兵馬來,所以鄧艾只派了文鴦率三千越騎兵前來陽平關阻截蜀軍。
說到底,也是鄧艾對這支越騎兵有些謎之自信了,鄧艾以前擔當的就是越騎校尉和越騎將軍,而且鄧艾的前任,還是曹亮本人,所以越騎營被稱之為魏軍的第一王牌,戰斗力非凡,或許鄧艾真的相信以三千越騎兵就能擋往數萬蜀軍了。
念及此處,傅僉冷冷一笑,傅僉雖然也認可越騎營的戰斗力,但如果說三千越騎兵就能敵得過兩萬蜀軍的,打死他也是不能相信的。
這次偷襲,傅僉當然也不可能傾巢而出,他決定帶一萬五千人出擊,在陽平關留守兩千人,除了蔣舒的西門的三千人馬之外,在東門,傅僉還特意地派自己手下最為信賴的校尉李度來鎮守。
不管這一次的出擊的結果如何,最起碼傅僉不能讓陽平關有任何出事的可能。
當然,傅僉也是報著一顆警惕之心的,也就是魏軍屯兵的土山距離陽平關,也只有五里左右的距離,出城之后須臾即至。
而這個距離是剛剛好的,不遠不近,如果距離太遠的話,傅僉就可能會有另一種的考慮了。
而五里的距離,足以保證傅僉在遭遇到緊急的情況完全可以撤得回來。
這也是傅僉敢于出擊的真正原因,就算進攻失利的話,最起碼有一條退路可走,對陽平關的防御沒有任何的影響。
那怕但凡這一次的出擊都會危害到陽平關防守,那傅僉絕對是毫不猶豫地將這個出擊方案給否決掉,不管這次的出擊會有多大的戰果,會取得如何的勝利,只要有丁點損害陽平關防御的利益,都是傅僉所不能接受的。
傅僉的任務還是以防御陽平關為主,一切都必須要保障陽平關的安然無恙,只有在這個前提之下,傅僉才會考慮去殲滅敵人。
傅僉之所以安排校尉李度來鎮守東門,就是因為李度是他的心腹部將,是傅僉最為信任的人,只有這種心腹部將,傅僉才會將自己的安危和退路交到他的手中。
至于蔣舒,傅僉雖然不排斥但也未必會十分的信任,所以傅僉才會把蔣舒安排到陽平關的西門去鎮守,而那個方向上,此刻并沒有出現魏軍,至少暫時不會出現什么危險。
也只有將陽平關的防御安排的妥當了,傅僉才會放心大膽地出兵,反正長短也就是五里的距離,周圍五十里之內,也沒有其他的魏軍存在,真出現險情的時候,傅僉也可以從容地撤回到陽平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