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騎營之中,弓箭手和連弩手的配置基本上是一比一的,所以一千越騎兵之中,至少有五百人是連弩手,如此高比例的配置,讓越騎營也著足夠強悍的攻擊力,同時在防守的時候,也能擁有完美的防御力。
光是五百連弩手同時發射連弩的場面,就足以震撼人心了,五百連弩,一發十矢,魏軍在最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用五千支弩箭封死一條上山的路,那怕蜀軍擁有最全的防御裝備,但在這種水銀泄地無孔不入的攻擊之中,他們想要前進,幾乎是困難重重的。
黑暗之中,蜀軍是無法完全看到魏軍的箭道的,不過他們的耳邊,卻幾乎被嗖嗖嗖的聲音所覆蓋,那聲音的密集程度,幾乎等同于沙沙的下雨聲,綿綿不絕。
蜀軍已經是竭盡所能地將自己隱藏在盾牌的后面了,一個個貓著腰,將盾牌頂在頭頂之上,他們根本就不敢伸出頭去,只能是看著自己的腳尖向前挪動。
就算如此,仍然有不少的蜀兵中箭,攀山的路程上,不斷傳來蜀軍瀕死的慘叫聲,在黑暗的夜空中,格外的響亮。
盾牌是木制的,弩箭雖然射不穿盾牌,但也能深深扎在盾牌之上,盾兵在戰斗結束之后,第一時間都會去清理盾牌,把扎在上面的箭矢給撥掉,如果盾牌出現裂縫的話,基本上就不能再用了。
但現在正處戰斗之中,這些盾牌要根本無法清理,魏軍的箭矢相當的密集,沖在前列的蜀軍盾牌上,幾乎密密麻麻地扎滿了箭矢。
盾牌本身的份量就不輕,木板不厚的話,根本就擋不住凌厲飛來的箭,所以盾牌通常會做得比較厚,也比較沉重,如果再在上面扎上密密麻麻的箭,那分量重得就足以讓蜀軍舉不起來。
有的盾牌不堪重負,被射透的太多了,盾牌會突然地從中間裂開,只要出現這種情況,那這名盾兵的將會完全地暴露在箭雨之中,頃刻間就會被射成刺猬。
本身仰攻就是一件困難的事,再加上魏軍滴水不漏的防守,蜀軍的進攻數次被打退,眼看著天色將明,傅僉不禁是心憂如焚,難道說這一次他的進攻將會無功而返嗎?
傅僉當然是心存不甘的,為了這次的出擊,傅僉幾乎調動了陽平關中絕大部分的兵力,目的就是欲將這支魏軍全數殲滅。
這支魏軍有多少人,傅僉當然早就查探得一清二楚了,滿打滿算,都超不過三千人,按理說蜀軍出動一萬五千人,攻打一座并不險要的土山,以如此懸殊的比例,應當是小菜一碟,輕松地就可以拿下了。
但沒有想到魏軍究竟打得如此的頑強,一支軍隊之中,竟然能配備如此之多的連弩,這樣的強悍的防御能力,不僅讓蜀軍的數次進攻都無功而返,而且還白白地折損了不少的人,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