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推移,傅僉也變得越來越急躁了,因為傅僉知道,留給他進攻的時間并不太多,雖然說五十里之內并沒有其他的魏軍隊伍,但五十里之外呢,一百里之外呢?
魏軍在山頂上點燃烽火,毫無疑問,他們是用這種方式通知遠在幾十里之外的魏軍的,也就是說,在接到了烽火傳訊之后,魏軍的援兵將會很快啟程,向陽平關奔來。
以魏軍騎兵的速度,這么幾十里的路程根本就不算什么,用不了半天的時間就可以抵達。
也就是說,留給蜀軍進攻的時間也只有僅僅半天左右,蜀軍從半夜三更時分發起的進攻,激戰了大半夜,眼看天都快亮了,卻絲毫也沒有進展,這無疑讓傅僉是相當的失望。
既然傅僉下定決定出擊,那他肯定是做好了充分的戰斗準備的,至少也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拿下魏軍,否則傅僉是不可能輕易地出兵的。
但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那怕傅僉之前已經充分地進行了準備,已經將所有困難都計算了進來,但這一次,他依然踢在了鐵板上。
魏軍的人馬雖然不多,但就是這區區的三千人,成為了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蜀軍傾盡全力,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強攻,依然是寸步難前,魏軍的陣地橫亙在那兒,就如同是一道堅固的銅墻鐵壁,任憑蜀軍如何努力,都無法撼動半分。
這一夜之間,魏軍都不知道射出了多少支的弩箭,蜀軍也只是耳邊聽到了呼嘯的箭雨聲,連綿不絕。
此時天亮之后,他們才看清了,整個上山的坡道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矢,幾乎將山體完全的覆蓋掉了。
傅僉不禁是倒吸了一口的涼氣,這些箭少說也有幾十萬支了,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在半夜之間,就可以傾瀉出幾十萬支箭來,難怪蜀軍總也攻不上去,冒著這么密集的箭矢,神仙也穿不過去呀!
魏軍只有三千人,居然能射出幾十萬支箭來,這平均到每一員的魏兵身上,至少也射出了好幾十支箭,真得很難想像魏軍箭矢的儲備量是如此之多。
而且這僅僅只是魏軍射出來的箭,那么魏軍手中還有多少的箭沒有射出來,傅僉也根本就猜不透。
文鴦這次準備的是相當的充分的,正常的標配,連弩兵是一百支弩箭,弓箭兵是五十支箭,再多的話,不是沒有,而是太過于沉重了,攜帶不便,會影響騎兵的速度。
但這次的防御戰不高,文鴦就是指望著弓弩的力量了,所以在箭矢的配備上,多多益善,文鴦甚至把其他各部的弩箭都借用了過來,在前部人馬抵達陽平關之下叫陣的時候,這些箭矢都被秘密地運到了土山上存貯起來。